问题
简述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系统开发人员的主要工作;
发布时间:2025-08-14 作者:国家开放大学 浏览:0次
二、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结束,就意味着信息系统产品宣告完成。此时该信息系统产品需要投入现场安装并运行,这样信息系统开发也就进入信息系统支持阶段。信息系统支持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信息系统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对信息系统运行进行实时控制,记录其运行状态,并做必要的修改与扩充,以使信息系统真正满足用户要求,并最终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是向企业提供有用信息,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求,即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可以从开发人员和用户两个角度来考虑,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
回答问题:1、简述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系统开发人员的主要工作;
2、简述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用户的主要工作。
答案:
系统开发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改正错误、恢复系统、辅助用户和适应系统的新需求。
改正错误:纠正引起运行失败的软件错误或不当操作。
恢复系统:恢复由于人为、软件或硬件原因导致的崩溃的系统或丢失的数据。
辅助用户:根据用户意见或建议采取的措施:改变系统运行过程、修改文档、增加用户培训、提出改进建议。
适应系统的新需求:应对用户提出的新业务问题(采用更优化流程)、用户的信息系统提升(提供更深层的信息)、新的信息系统问题(如发生千年虫)、信息系统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如有了新的DBMS)。为了适应企业的新需求,系统开发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改进信息系统。但是如果信息系统的变化太大或太复杂,就需要进入新一轮的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用户的工作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记录和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审核与评价。
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包括数据收集、硬件设备运行与维护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数据收集:原始数据的采集、审核和录入等工作。例行信息处理与服务:包括例行的数据更新、统计分析、报表生成、数据的复制与保存、与外界定期的数据交流等。
硬件设备运行与维护:硬件设备的使用管理、定期维修、备品配件的准备及使用、各种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及管理、电源和工作环境的管理等。
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指为了防止信息系统内外部对信息系统资源的不合法使用和访问,保证信息系统的硬软件和数据不因偶尔或认为的因素而遭受破坏、泄露、修改或复制,维护正当的信息活动,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所采取的措施。
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记录包括有关工作数量的信息、工作的效率、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系统的维护和修改情况和信息系统的故障情况等。
有关工作数量的信息包括开机时间、录入数据的数量、每天每月提供的报表量、系统中的累计数据量、修改程序的数量、数据使用频率等。
工作的效率包括系统完成规定工作占用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
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质量包括信息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及时、是否满足临时性要求。
信息系统的维护和修改情况如硬软件和数据的更新、维护和检修工作规程。
信息系统的故障情况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现象、工作环境、处理方法、结果、人员、善后措施和原因分析等。
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审核与评价是指在高层管理者直接领导下,由系统分析员或专门的审计人员以及各类系统开发人员和业务部门经理共同参与,定期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审核和评价,为信息系统的改进和扩展提供依据。
其中,系统评价一般从信息系统是否达到预定目标,预定目标是否需要修改,以及信息系统的适应性、安全性、经济型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如果审核的结论是信息系统基本使用但需要做一些改进,则需要开发人员完善信息系统;如果审核的结论是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决策需求,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则需要开发新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可以从开发人员和用户两个角度来考虑,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
回答问题:1、简述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系统开发人员的主要工作;
2、简述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用户的主要工作。
答案:
系统开发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改正错误、恢复系统、辅助用户和适应系统的新需求。
改正错误:纠正引起运行失败的软件错误或不当操作。
恢复系统:恢复由于人为、软件或硬件原因导致的崩溃的系统或丢失的数据。
辅助用户:根据用户意见或建议采取的措施:改变系统运行过程、修改文档、增加用户培训、提出改进建议。
适应系统的新需求:应对用户提出的新业务问题(采用更优化流程)、用户的信息系统提升(提供更深层的信息)、新的信息系统问题(如发生千年虫)、信息系统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如有了新的DBMS)。为了适应企业的新需求,系统开发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改进信息系统。但是如果信息系统的变化太大或太复杂,就需要进入新一轮的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用户的工作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记录和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审核与评价。
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包括数据收集、硬件设备运行与维护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数据收集:原始数据的采集、审核和录入等工作。例行信息处理与服务:包括例行的数据更新、统计分析、报表生成、数据的复制与保存、与外界定期的数据交流等。
硬件设备运行与维护:硬件设备的使用管理、定期维修、备品配件的准备及使用、各种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及管理、电源和工作环境的管理等。
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指为了防止信息系统内外部对信息系统资源的不合法使用和访问,保证信息系统的硬软件和数据不因偶尔或认为的因素而遭受破坏、泄露、修改或复制,维护正当的信息活动,保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所采取的措施。
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记录包括有关工作数量的信息、工作的效率、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系统的维护和修改情况和信息系统的故障情况等。
有关工作数量的信息包括开机时间、录入数据的数量、每天每月提供的报表量、系统中的累计数据量、修改程序的数量、数据使用频率等。
工作的效率包括系统完成规定工作占用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
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质量包括信息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及时、是否满足临时性要求。
信息系统的维护和修改情况如硬软件和数据的更新、维护和检修工作规程。
信息系统的故障情况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现象、工作环境、处理方法、结果、人员、善后措施和原因分析等。
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审核与评价是指在高层管理者直接领导下,由系统分析员或专门的审计人员以及各类系统开发人员和业务部门经理共同参与,定期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审核和评价,为信息系统的改进和扩展提供依据。
其中,系统评价一般从信息系统是否达到预定目标,预定目标是否需要修改,以及信息系统的适应性、安全性、经济型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如果审核的结论是信息系统基本使用但需要做一些改进,则需要开发人员完善信息系统;如果审核的结论是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决策需求,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则需要开发新信息系统。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简述供应链计划系统,并举例说明 2、简述供应链执行系统,并举例说明
一、供应链管理可以理解为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计划、协调、执行、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对供应商、制造商、物流提供商和分销商等进行集成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分为...
查看答案 -
系统开发中要强调编好文档的主要目的是
系统开发中要强调编好文档的主要目的是选项:A:增加收入B:便于绘制流程图C:便于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交流信息D:提高效益...
查看答案 -
输出设计应由
输出设计应由选项:A:系统设计员根据用户需要完成B:系统分析员根据用户需要完成C:程序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完成D:系统设计员根据输入数据完成...
查看答案 -
简述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系统开发人员的主要工作;
二、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结束,就意味着信息系统产品宣告完成。此时该信息系统产品需要投入现场安装并运行,这样信息系统开发也就进入信息系统支持阶段。信息...
查看答案 -
1、分别给出三级模式对应的数据库名称,并描述其分别给出三级模式对应的数据库名称,并描述其作用;
分别给出三级模式对应的数据库名称,并描述其 分别给出三级模式对应的数据库名称,并描述其作用; 答案:外模式对应于 用户级数据库 ,又称为子模式。它用子模式定义语言来定义,而且...
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