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1)调查某地 324 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 年中有 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 133 例非感染者仅有 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2)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 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 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1)调查某地 324 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 年中有 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 133 例非感染者仅有 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2)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 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 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10 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 133 例非感染者仅有 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用三联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复发率为 0,而不清除幽门螺杆菌,溃疡复发率为 60%-80%。该结果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重复性
B.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C.关联的特异性
D.关联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某因素与疾病可能有因果关系,下列不正确的观点是
某因素与疾病可能有因果关系,下列不正确的观点是 A.患者中发现该因素多于非患者B.必须在发病前暴露于该项因素C.消除了该因素可减少发病的危险度D.在所有患者中均可发现该因素E.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呈剂量反应关系...
查看答案 -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1)调查某地 324 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 年中有 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 133 例非感染者仅有 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2)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 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 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1)调查某地 324 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 年中有 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 133 例非感染者仅有 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2)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 0。非抗菌治疗...
查看答案 -
病因判定标准中应该放弃的是
病因判定标准中应该放弃的是 A.关联的时间顺序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特异性D.关联的合理性E.关联的可重复性...
查看答案 -
一项胰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 17%的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根据年龄、性别、种族配对的非胰腺癌患者为对照组仅 4%被诊断为糖尿病,由此推断糖尿病在胰腺癌中起了病因的作用
一项胰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 17%的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根据年龄、性别、种族配对的非胰腺癌患者为对照组仅 4%被诊断为糖尿病,由此推断糖尿病在胰腺癌中起了病因的作用 A.正确B.不对,因为没有可比人群C....
查看答案 -
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型脑炎流行
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型脑炎流行 A.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B.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C.病因、宿主、环境三要素保持动态平衡D.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增加E.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增加...
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