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在线学习搜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真题试卷

问题

西南民族大学形势与政策作业及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5-03-17   作者:广东开放大学   浏览:0

1.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根据冷战结束后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画出下面示意图。据此可知,他意在说明( )

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B、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

C、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D、世界多极与多文明关系取代两极对抗


2.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A、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3.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战略视野是( )

①始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视野下看教育

②始终联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看教育

③始终抓住教育的根本问题来思考教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

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5.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作的动力与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④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作的成果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A、生态精神

B、生态和谐

C、生态文化

D、生态文明


7.“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场革命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宪章运动

D、英国工业革命



8.1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假如你参加了这次博览会,你在会上见到的最新科技成果可能是:


A、汽船

B、蒸汽机车

C、贝尔电话

D、电子计算机


9.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10.循环经济得到培育发展,实现资源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 )的循环流动。


A、“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B、“资源——产品——环保产品”

C、“资源——环保产品——二次资源”

D、“再生资源——资源——产品”


11.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851年英国能够成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B、英国拥有许多发明创造

C、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12.()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13.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其表现有()

A、家庭电话普遍使用

B、人们乘坐火车外出旅

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

D、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14.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关于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叙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船上装有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发报员发出一封封呼救电报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15.近年来美国先后抛出“重返亚太”、“转向亚太”、“亚太再平衡”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并多次在公开场合无端指责中国。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总体形势走向动荡 

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


16.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尽量选择乘坐()


A、公共交通工具

B、私人汽车

C、出租车

D、高级轿车


17.苏联解体对国际政治的直接影响是()


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重新形成

C、苏美争霸和“冷战”局面的结束

D、北约和华约宣告解散


1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③欧洲工人队伍的壮大 ④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


A、基本国策

B、基本政策

C、基本要求

D、发展要求


20.()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A、森林

B、湿地

C、海洋

D、草原


21.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A、节电与电能

B、光与光能

C、节能与能源

D、核与核能


22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知识经济

C、一超多强

D、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


23.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


24.“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5.在市场化粮食安全干预政策体系确立中,粮食产量促进政策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稳定耕地面积

B、粮食生产要素补贴政策

C、机械化终止政策

D、水利建设



作业2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已经走过第一个10年,必须继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环境。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

B、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C、省市区域发展和收入存款差距仍然较大

D、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



2.大会主题突出强调了()。我们必须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共创强国业、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A、团结自信

B、团结奋斗

C、自强奋斗

D、自强创新


3.“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 )。

A、共同意志

B、共同保证

C、共同决定

D、共同追求


4.近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哪些发展成就?()


A、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

B、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

C、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D、改造棚户区住房420000多万套


5.10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 )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A、一

B、二

C、三

D、四


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政治生态明显好转。这有利于广大党员( )。

A、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B、强化执政意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C、遵守党纪国法,扩大党员政治权力

D、遵循客观规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7.不是近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


史意义的三件大事是( )。

A、有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完成脱贫攻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国家医保局消息,2022年9月,全国()的统筹地区已启动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A、69%

B、76%

C、86.9%

D、82%


9.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A、第十九次

B、第二十次

C、第二十二次

D、第二十四次


10.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我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继续稳居世界(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1.关于“高质量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A、高质量发展只是一个经济要求

B、高质量发展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

C、高质量发展是一时一事的要求

D、高质量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E、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12.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哪几项属于中国式现代化( )

A、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B、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E、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3.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 )。这是一个大党的雄心壮志,这是一个大国的希冀热望。“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郑重宣示,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总动员令。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经济、科技飞跃发展

C、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D、科技强国

E、军事强国


14.10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渊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A、经济实力上新台阶,实现质的飞跃

B、迎来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D、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E、在国际话语权更为重要


15.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这些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只有坚持( )、( )、( )相结合的办法,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反复揣摩,才能全面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避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A、历史和现实

B、理论和实践

C、国际和国内

D、政治和经济

E、历史和过去


16.根据《黑土地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广科学的耕作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黑土地质量,下列属于该法规定的可采取的措施的是( )。

A、因地制宜实行轮作等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种植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广尽量休耕

B、因地制宜推广免(少)耕、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适宜的农业机械

C、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覆盖、粉碎深(翻)埋、过腹转化等还田方式

D、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减少化肥施用量,鼓励增施有机肥料,推广土壤生物改良等技术


17.工信部等四部门发文,鼓励企业针对农村市场开发()智能绿色家电产品,促进农村居民升级消费。

A、个性化

B、定制化

C、智能化

D、健康化


18.科技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将从以下哪几个方面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

A、挑大梁、增机会

B、减考核、保时间

C、强身心

D、强体魄


19.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A、疫情要防住

B、经济要稳住

C、发展要安全

D、改革要发力


20.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2022年8月21日揭晓晓,( )三位科学家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A、李文辉

B、杨学明

C、莫毅明

D、赵文辉


21.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3位。协调发展,激发结构之变。新时代的中国,着力推动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


正确


错误


22.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生产潜力不断得到释放,生产要素有效利用,经济规模越来越大。此后30多年,我国GDP保持年平均近10%的高速增长,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 )


正确


错误


23.满美国哈佛大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党和政府的意度连续10年超过90%。全球最大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的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高达91%,蝉联全球第一。( )


正确


错误


24.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


正确


错误


25.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正确


错误



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

形势观:

答:


政策:


答:

何谓“一带一路”?



我国国防外交策略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在哪里?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