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在线学习搜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真题试卷

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技术基础期末试题4答案

发布时间:2025-02-25   作者:江苏开放大学   浏览:0

课程名称:____软件技术基础         

 

 

一、 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填错不得分,也不扣分)

1. 软件生存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  _________三个时期组成

 

2.数据流图中的箭头表示  _________

 

3. 面向对象分析阶段所使用的三种模型是      、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4. 从逻辑关系上讲,数据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5. 把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存储在物理上相邻的存储单元中的存储结构是________

 

6.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是______结构。

 

7. 表长为0的线性表称为________

 

8. 栈修改的原则是________

 

9. 队列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该端称为________,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删除,该端称为________

 

10.串是由多个或零个________组成的有限序列。

 

11.数组元素具有值和________的下标

 

12. 树形结构是一类很重要的________数据结构

 

13. 结点拥有的子树个数称为________

 

14.二叉树区别于一般树形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图中每条边是否有方向,可将图分为________________

 

16. 图的存储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邻接矩阵、________十字链表、多重链表等。

 

   每题1分,合计30,选对得分,选错不扣分

1.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应当尽可能低。当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这种模块之间的耦合称为(  )
A.数据耦合 B.公共耦合 C.标记耦合 D.内容耦合

答案:

解析:内容耦合的三种形式


2.模块的内聚性应当尽可能高,通信内聚、逻辑内聚、顺序内聚和时间内聚的内聚性从高到低顺序是( )
    A. 通信、逻辑、顺序、时间             B. 通信、时间、顺序、逻辑

C. 顺序、通信、时间、逻辑              D. 顺序、通信、逻辑、时间

答案:

解析:7种内聚的优劣评分:功能内聚 10分;顺序内聚 9分;通信内聚 7分;过程内聚 5分;时间内聚 3分;逻辑内聚 1分;偶然内聚 0

 

3.软件的静态测试方法之一为(     )
A. 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 B. 黑盒法         C. 因果图         D. 路径覆盖

答案:

解析:见软件测试的方法


4.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
    A. 为了证明软件中没有错误      B. 为了说明软件能够正确地执行

C. 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D. 为了评价软件的质量

答案:

解析:参考软件测试这一小节

 

5.单元测试针对(    )阶段进行测试。

A. 需求分析      B. 详细设计和编码       C. 详细设计      D. 概要设计

答案:

解析:参考软件测试这一小节

 

6.线性结构中的一个结点代表一个(     )
  A. 数据元素        B. 数据项        C. 数据       D. 数据结构

答案:

解析:线性表的定义


7.对于顺序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顺序表是用一维数组实现的线性表,数组的下标可以看成是元素的绝对地址 
  B. 顺序表的所有存储结点按相应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决定的次序依次排列
  C. 顺序表的特点是:逻辑结构中相邻的结点在存储结构中仍相邻
  D. 顺序表的特点是: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也相邻的单元中

答案:

解析:顺序表的特点是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也相邻的单元中,但在存储结构中不一定相邻

 

8.对顺序表上的插入、删除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分析来说,通常以(     )为标准操作。

A. 条件判断       B. 结点移动      C. 算术表达式       D. 赋值语句

答案:

解析:参照顺序表的运算这一小节中的插入和删除运算

 

9. 具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从根开始根的编号为1,每层从左至右依次对结点编号,编号为47的结点的右儿子的编号为      

A) 没有右儿子      B) 48       C) 94         D) 95 

答案:

解析:参照二叉树的性质

 

10.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答案:

解析:参照软件测试这一小节

 

11. 数据结构是研究数据的   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A.理想结构物理结构    B.理想结构逻辑结构

C.物理结构逻辑结构 D.抽象结构逻辑结构

答案:

解析:见数据结构的定义

 

12. 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

A.数据项 B.数据类型 C.数据元素 D.数据变量

答案:

解析:见数据结构概论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13. 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内表示时,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相同并且是连续的,称为 )。

A.存储结构 B.逻辑结构 C.顺序存储结构 D.链式存储结构

答案:

解析:见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

 

14. 已知一个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设每个结点需要占m个存储单元,若第一个结点的地址为da,则第i个结点的地址为  )。

A. da+(i-1)*m B. da+i*m C. da-i*m D. da+(i+1)*m

答案:

解析:由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可推算得出

 

15. 链表是一种采用  存储结构存储的线性表。 

A.顺序 B.链式 C.星式 D.网状

答案:

解析:链表的定义

 

16. 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或不连续都可以

答案:

解析:在链式存储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结点中的指针来表示,对存储单元的连续性没有要求。

 

17. 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 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C) 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D) 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答案:

解析:参见顺序表的缺点

 

18. 基于三元组表的稀疏矩阵,对每个非零元素aij,可以用一个  唯一确定。
A. 非零元素     B. 三元组(i,j,aij)     C. aij      D. i,j

答案:

解析:参见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三元组表,需要存储非零元素的值和其所在的行标和列标。

 

19. 任何一棵二叉树的叶结点在其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序列中的相对位置   
A. 肯定发生变化    B. 有时发生变化    C. 肯定不发生变化 D. 无法确定

答案:

解析: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在遍历过程中,都是先遍历左子树再遍历右子树,因此在遍历序列中叶结点的相对位置不变

 

20 顺序查找法适合于    存储结构的查找表。
   A.  压缩      B.  散列         C.  索引         D.  顺序或链式
答案:

解析:顺序查找的定义中提到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顺序表或链表

 

21. 用二分查找法对具有n 个结点的线性表查找的时间复杂性量级为(    )
  A. O(n2)     B. O(nlbn)     C. O(n)   D. O(lbn)
答案:

解析:参照二分查找(折半查找)这一小节

 

22.具有24个记录的序列,采用起泡排序至少的比较次数是(     )
  A. 1              B. 23            C. 24           D. 529
答案:

解析:见起泡排序这一节的介绍:对任一组记录进行起泡排序时,至少需要进行n-1趟排序。

 

23. (   ) 方法是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作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上。
A.  归并排序     B.  插入排序    C.  快速排序     D.  选择排序

答案:

解析:见插入排序的定义

24.(  )方法是对序列中的元素通过适当的位置交换,将有关元素一次性地放置在其最终        位置上。

A.  归并排序     B.  插入排序     C.  快速排序       D.  选择排序
答案:

解析:见快速排序的定义

 

25. 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   )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 B、编译系统 C、操作系统 D、标准库程序

答案:

解析: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26. 当外围设备工作结束后,将使等待该外围设备传输信息的进程变为(  ) 状态。 
A.  等待 B.  运行     C.  就绪      D.  完成 

答案:

解析:参见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相互转换。

 

27. 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为了保证临界资源互斥地使用,各并发进程应互斥进入临界区。所谓临界区是指(    )
A. 一个缓冲区    B. 一段数据区       C. 同步机制 D. 一段程序

答案:

解析:临界区的定义: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段称为临界区

 

28. 页式存储管理中的页表由(     ) 建立。 
A.  用户 B.  编译程序      C.  操作系统 D.  编辑程序 

答案:

解析:参照页面存储管理这一小节

 

29. 位示图可用于(   )  
A.  文件目录的查找 B.  磁盘空间的管理  

C.  主存空间的共享 D.  实现文件的保护和保密

答案;

解析:见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这一小节

 

30. 文件系统是指(    )
A. 文件的集合                 B. 文件的目录     

C. 实现文件管理的一组软件  D. 文件、管理文件的软件及文件存储介质

答案:

解析:见文件系统的定义

 

 简答题(每题6合计30分)

1. 衡量模块独立的两个标准是?它们各表示什么含义?

答案:

 

2. 什么是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有哪些策略?

答案:

 

3. 为了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案:

 

4. 软件开发项目生存期各阶段包含哪些文档?

答案:

 

5. 面向对象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

 

 应用题(每题10 合计20分)

1. 一本书有一个封面、一个前言、一个目录、正文,正文里有文字和页面,文字由短文和字段组成,页面里有插图和表格,最后还有一个封底。试建立该书的对象模型。

答案:

 

 

 

 

2. 如图12 所示是某公司员工工资管理的一部分,他们分别是同一功能的两个不同设计方案,你认为哪种设计方案较好?陈述理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技术基础期末试题4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