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在线学习搜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真题试卷

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A1卷)答案

发布时间:2025-02-20   作者:广东开放大学   浏览:0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考卷(A1卷)

(20  年至20  学年度第  学期)

考试时间        (90分钟) 课程   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   教师签名 钟毅

大题号

 

 

 

 

 

 

 

 

 

 

 

 

 

[注意: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和判断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的番号填入下面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50分。)

1. 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不包括(     )

    A. G2C           B. B2C     

C.G2G               D.G2B

2.( )上运行的业务的传输的信息要能够区分不同密级。

   A政务内网              B.政务外网      C.互联网         D.骨干网

3.我国电子政务工程中的( )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宏观经济预测等财政核心业务。

A.金税 B. 金财 C.金关 D.金卡

4.下列关于协同政务的认识不准确的是( )

  A. 协同政务是部门之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跨部门业务协作的一种新型政府工作模式

  B. 协同政务需要深入行政体制改革

C. 协同政务需要统一电子政务标准规范

D. 协同政务就是“一站式服务”

5.( )评估是指对一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包括网络系统、软件系统、数据等)的技术水平、运行效果进行评估。

A. 区域级      B. 部门级 C. 项目级     D. 系统级

6.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第一个价值取向是( )。

A.政府利益 B.市场价值 C. 公民和公共利益 D.政党利益

7.政务流程再造要把传统的以政府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模式转变为以( )为中心的行政模式

A. 市场 B. 经济 C. 政府客户             D. 公务员

8.( )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形态。

    A. 数字政府   B. 虚拟政府      C. 智慧政府         D. 泛在政府

9.下列( )不属于我国“三金工程”的电子政务工程

    A.金卡工程     B.金财工程 C.金关工程 D.金桥工程

10.我国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不包括(

A. 电子政务人员构成        B. 服务与应用系统

C.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D.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

11.电子政务业务架构由( )、业务单元和业务点三个层次构成。

    A.业务人员          B.业务部门

  C.业务领域            D.业务流程

12.( )评估是对一个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管理、效果等进行评估。

A.区域级      B. 部门级    C. 项目级     D. 系统级

13.下列( )不属于灾难备份系统

A. 数据备份系统 B. 备份数据处理系统

C. 备份通信网络系统  D. 备份中心

14.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一般不包括( )

A.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B. 需求分析   C. 总体建设方案   D. 项目招标方案

15.政务智能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 )。

A.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系统技术    

B. 数据仓库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决策系统技术      

C. 数据仓库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系统技术     

D. 数据仓库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技术

16. 广义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公共管理。

A.正确      B.错误

17. 电子政务项目立项阶段可以不需要进行监理。

A.正确      B.错误

18. 政府CIO的职责包括具体开发信息系统。

A.正确      B.错误

19. 我国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模式包括集权模式、授权模式和代理模式

A.正确      B.错误

20. 电子政务项目融资中的BOT模式需要政府部门直接进行资金投入。

A.正确      B.错误

21. 建设服务型政府,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

A.正确      B.错误

22. CA认证中心是PKI的核心机构。 

A.正确      B.错误

23. 政府资源规划以政府部门为中心。

A.正确      B.错误

24. 政府供应链管理实现了政府采购信息披露的网络化。

A.正确      B.错误

25. 新公共服务理论用经济人的假设来看待公民。

A.正确      B.错误

 

二、案例分析题(共30分)

1.阅读下列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案例。(10分)

扬州在全国率先试点人口基础信息共建共享制。扬州市公安、社保、国税、地税四部门首批参加试点。江苏省及扬州市财政投入450万元,建设了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每人名下有19项信息,由四部门分工采集维护。姓名、出生及死亡年月、身份证号等由公安负责,工作单位由劳动采集,欠税纪录由税务提供。全市370多万16岁以上人口中,经核查,2万多人主要信息有误差。父母死去多年,子女一声不吭,冒领养老金,这样的事以前屡屡发生。2005年,江苏省查出冒领养老金177.6万元。扬州市有60多万在职及退休职工,以前社保部门要弄清“谁刚死去”很困难。现在,社保部门不用自己上门查,不用一趟趟跑公安局,也不用离退人员每年去派出所打证明,只要登录人口信息库,花半小时,看看公安提供的最新死亡信息,情况就一清二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协同政务?(3分)

2)开展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有何重要意义?(3分)

3)应当如何开展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协同政务的建设?(6分)

2. 阅读下列关于新加坡政府门户网站(新加坡电子公民中心)的案例。(20分)

新加坡电子公民中心(www.ecitizen.gov.sg)始建于1999年4月,其目的是将新加坡政府机构所有能以信息化方式提供的服务整合在一起,并以一揽子的方式轻松便捷地提供给全体新加坡公众。

新加坡电子公民中心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过程划分为诸多阶段。在每个阶段里,新加坡人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政府服务。政府部门就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个驿站(stage)。每个驿站都有一组相互关联的服务包,例如,在“教育和就业驿站”里,分别有教育、图书馆资源、就业和技能提高等四个主题,每个主题下面又有众多子主题。针对众多的服务子主题,按照学生、父母、求职者、雇主和雇员等不同的用户进行归类,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目前,新加坡电子公民中心共有9个驿站,涵盖范围包括商业贸易、国防、教育、就业、家庭、医疗健康、住房、法律法规和交通运输。这些驿站把不同政府部门的不同服务职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家庭”驿站里,“老人护理”服务包来自卫生部,而“结婚”服务包则来自社区发展部。

新加坡电子公民中心以公民的需求为导向进行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按照部门机构划分提供服务的格局。目前,该网站提供200多项政府服务,使用起来很方便,为新加坡人省去了许多排队等候的烦恼。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政府门户网站?与一般政府部门网站有何区别?(5分)

2)政府门户网站的基本功能有哪些?(3分)

3)如何建设好政府门户网站?(12分)

三、论述题(共20分)

试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