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B卷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
A、正确 B、错误
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凡是统治阶级的意志都要表现为法律。( )
A、正确 B、错误
3、公民被判死刑后,应同时剥夺他的财产继承权。( )
A、正确 B、错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A、正确 B、错误
5、我国《刑法》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
A、正确 B、错误
6、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处理上,法律思维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道德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
A、正确 B、错误
7、只要行为人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人身或财产的损害就应当认定为违法行为。( )
A、正确 B、错误
8、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A、正确 B、错误
9、成都市人民政府有权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地方性法规。( )
A、正确 B、错误
10、无病即健康。( )
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总书记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2、( )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A.坚定信念 B.坚持不懈 C.艰苦奋斗 D.立志高远
13、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14、理想从对象上分,有( )和社会理想。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个人理想 D.生活理想
15、按理想的性质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别。科学的理想应当是( )。
A.反映社会存在的理想 B.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
C.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理想 D.永恒不变的理想
16、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 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 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17、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 )信念。
A.基本的 B.坚定的 C.彻底的 D.一贯的
18、崇高的理想是指( )。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
B.如实反映社会存在的理想
C.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乃至人类的解放为出发点的理想
D.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理想
19、现阶段,爱国主义重要表现在( )
A. 抵御外侮 B.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C. 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
D.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20、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该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 )
A.迎接机遇与挑战 B.为人民服务
C.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D.增强国防观念
21、时代精神的核心( )
A.改革创新 B.艰苦奋斗 C.和平与发展 D.科学发展
22、学会宽容,善于原谅他人,这是( )。
A.好坏不分 B.不讲原则
C.软弱不欺 D.一种美德
23、我们应确定的最根本的价值标准是( )。
A.人生价值标准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道德价值标准 D.审美价值标准
24、科学的人生观是( )。
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 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D.合理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25、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 )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2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
A.“一切向钱看”的人生目的
B.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
C.“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的人生目的
D.以天下为己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
27、为获得某种利益,人们在事物之间、力量之间借助于较量相互争胜而择出优劣高低,这一般是( )。
A.友谊比赛 B.参与竞争
C.阶级较量 D.生存斗争
28、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
A.社会意识 B.社会实践 C.社会认可 D.社会规范
29、在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要补充
B.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
C.社会主义道德同社会发展规律完全一致,有着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需在一部分人中间提倡社会主义道德
30、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是以( )。
A.集体主义为原则 B.享乐主义为原则
C.等价交换为原则 D.公平竞争为原则
31、人生的自我修养应该是( )。
A.坐而论道 B.知行统一 C.闭门造车 D.养成习惯
3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
A.个人主义原则 B.爱国主义原则
C.国家主义原则 D.集体主义原则
33、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 )。
A.公共原则 B.行为准则 C.法律规范 D.社会标准
34、《治安管理处罚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 )起施行。
A.2004年5月1日 B.2006年3月1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6年10月1日
35、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和应该遵守的起码行为准则是(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社会道德
36、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 )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规定了拘留的处罚
A.4 B.5 C.6 D.7
37、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 )。
A.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38、法定婚龄是指( )
A.男女可以结婚的最低年龄 B.男女可以结婚的习惯年龄
C.男女结婚的平均年龄 D.男女结婚的最佳年龄
39、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 )是必经程序
A. 仲裁 B. 调解 C.和解 D.判决
40、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特征的行为规范是( )。
A.宗教规范 B.道德规范 C.法律规范 D.政党行为规范
41、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强制性
42、在法律运行中,( )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
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适用
43、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公共安全是指( )。
A.社会治安 B.公共卫生安全 C.食品安全 D.生态安全
44、与其他类型的思维方式相比,法律思维更为关注行为的( )。
A.证据问题 B.程序问题 C.法理问题 D.逻辑问题
45、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
A.1688年英国宪法 B.1787年美国宪法
C.1918年苏俄宪法 D.1954年中国宪法
4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
A.依法办事 B.有法可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私有制
4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结合在一起的。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
A.劳动权 B.依法纳税 C.依法服兵役 D.遵守宪法和法律
50、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它的首要特征是( )。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性 D.主观过错性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5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 )的总和。
A.精神气质 B.价值取向 C.思维方式 D.道德规范
52、人生目的的作用有( )。
A.动力作用 B.激励作用 C.导向作用 D.规范作用
53、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有( )。
A.平等原则 B.互助原则 C.诚信原则 D.宽容原则
54、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
A.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55、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表现是( )。
A.后天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
B.以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
C.历史和现实社会关系的产物
D.依赖于个人的实践
56、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就是从价值导向上引导人们坚持以( )为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A.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 C.民族利益 D.国家利益
57、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社会性 B.科学性 C.群众性 D.实践性
58、由法案到法的阶段的内容有( )。
A.提出法案 B.审议法案 C.表决法案 D.公布法
59、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是( )。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互补关系 C.制约关系 D.主观关系
6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 )而建立起来的基本政治制度。
A.民族平等 B.民族合作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部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什么是时代精神?如何理解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是什么?
3、道德和法律在婚姻家庭关系调整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4、怎样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5、简述影响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因素?
五、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公民甲侵害了公民乙的财产权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但由于甲主观上没有过错,所以甲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2002年7月,大学生李某坐在树荫底下乘凉,突然看见东边开来一辆黄河牌汽车,速度非常快,与此同时,从西边也飞速开来一辆吉普车,速度也很快。这么窄的公路,两辆车速度又这么快,还有两个小孩在路中间,太危险了。李某随即迅速站起,一面奔向小孩,一面高喊让小孩躲开。两辆车马上就要相接,这时,李某疾步奔到小孩跟前,一左一右把两小孩都推进路边的小水沟里,自己也滚到沟里,吉普车也在此刻被黄河牌汽车撞翻。两个小孩都幸免于难,李某爬了起来,一个小孩挣扎着也已爬起,但另一小孩却没动静。李某走过去一看,原来在自己推这个小孩时,将其头碰到了水沟里的一块石头上。李某赶紧将小孩送往医院。经诊断,该小孩得了严重的脑震荡,住院治疗后,仍留下后遗症。之后,该小孩父母以故意伤害罪将李某告到法院。
问:法院对大学生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为什么?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材料一:好学生练法轮功而自焚
陈果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在读学生。在大家眼里可以说是一名好学生,学习好,也遵守纪律。1999年发现她练“法轮功”,院里、系里多次帮助,想把她从“法轮功”的圈子里拉回来,她也曾有过转化,表示不再参加“法轮功”的活动。可是2000年寒假回到家里受到母亲影响,又出现了反复,受其蛊惑,2001年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和其母亲一道自焚,以求所谓的“升入天国”,走向“圆满”,结果被烧成重伤。陈果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邓小平论理想信念的作用
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邓小平
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地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邓小平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这个理想。 ——邓小平
为什么过去我们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
问:上述两个材料对我们请你大学生有什么启发?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投资学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第一章 章节测试1、下列不属于投资行为的是( ) A:购买衣服与食物B:购买上市公司股票C:修建地铁网络D:新建一条生产线答案: 【】2、除发电外,三峡工程的建设还有利于长江上游的航运以及下游的防洪,这是该工程的( ) A:直接效益B:宏观效益C:社会效益D:财务效益答案: 【...
查看答案 -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二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二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单元二自测 一、判断题1.文案调查也称案头调查,收集的资料也叫案头资料或一手资料。( )2.文案调查发比实地调查法更...
查看答案 -
湖南城市学院机电传动与控制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50分)第1 题:电动机所产生的转矩在任何情况下,总是由轴上的负载转矩和()之和所平衡。A. 静态转矩B. 加速转矩C. 减速转矩...
查看答案 -
投资学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湖南大学)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绪论 章节测试1、关于金融资产说法错误的是 A:金融资产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代表B:金融资产往往同时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两端C:金融资产一定是无形资产D:金融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自然损耗答案: 【】2、James在孤岛捡到了一百万美元现钞并带回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并且不考虑法律风险,下列说...
查看答案 -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四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四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单元四自测 一、判断题1.调查内容较少,项目简单可采用面谈访问或留置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 2. 调查人员要尽量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