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在线学习搜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真题试卷

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自测3答案

发布时间:2025-02-20   作者:广东开放大学   浏览: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综合自测题三分

 

合计

 

 

 

 

 

 

 

 

 

 

 

A部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唯一决定因素。(  

A、正确          B、错误

2、宪法是全体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A、正确          B、错误

3在我国,行使公布法律权的是全国人大。(  

A、正确          B、错误

4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实施上的平等。(  

A、正确          B、错误

5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A、正确          B、错误

6、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政治安全与国防安全。(  

A、正确          B、错误

7刘某的儿子长期在外打架赌博,调戏妇女,寻衅滋事,为非歹,民愤极大。刘某为民除害,大义灭亲,一天夜里趁儿子熟睡之际将儿子杀死。刘某的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政治安全与国防安全。(  )

不构成犯罪。(   

A、正确          B、错误

8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9、甲因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讯中,甲主动供述了自己一年前曾盗窃一辆汽车。甲供述自己曾盗窃汽车的行为属于自首。(   

A、正确          B、错误

10、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

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1、大学生要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其中(  )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德          B.智        C.体          D.美

12、理想作为精神现象,是(  )的产物。

A.实践        B.现实      C.虚无     D. 可望而不可及

13、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A.正确认识                B.错误认识

C.根本认识                D.系统了解

14、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                

B.个人理想应该服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C.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

D.共同理想实现了,个人理想就能实现

15、“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这告诉我们(    )。

A.共产主义理想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

B.有了崇高的理想,就能成就伟大事业

C.理想都是鼓舞人们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D.崇高的理想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

16、按理想的内容分,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下列属于职业理想的是(    )。

A.我的理想是能买一辆崭新的小轿车    

B.我特别希望能到法国玩一趟

C.我希望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D.我希望自己能当一名出色的律师

17、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  )。

A.内心信念   B.法律规范    C.自觉行为   D.传统美德

18、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和基本意图。

A.心理问题    B.心理矛盾     C.心理倾向      D.实际行动

1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民族主义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社会主义

20、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仍然是民族存亡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

A.国际组织     B.国家    C.跨国公司   D.经济联盟体

21、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    )。

A.对立的关系                       B.统一的关系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2、人生观的核心是(  )。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

23、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    )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A.自我与他人                        B.索取与享受

C.劳动与创造                        D.贡献与索取

24、历史上许多先进分子没有从社会上得到很好的尊重和满足,可他们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却无法估量,他们最大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说明,人生价值的本质是(    )

A.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存在

B.个人的社会性需要的满足

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5、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这说明(    )。

A.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

B.人可以受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C.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

26、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  )。

A.人的自我身心关系的协调

B.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

C.有实力的经济团体关系的协调

D.国际关系的协调

27、在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时要保持相互间的客观距离,这是(  )。

A.不存在的问题                 B.无所谓的事情

C.很重要的原则                 D.一种虚伪的表现

28、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不同

29、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

A.养性         B.内省         C.慎独       D.顿悟

30、使人们自觉地遵循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的有效途径是(    )。

A.否定一切道德传统        B.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C.随心所欲地选择道德行为  

D.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护道德原则规范

31、道德修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    )。

A.某种外在的压力                   B.社会舆论的压力

C.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               D.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

32、社会主义道德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尊老爱幼  C.童叟无欺  D.利己不损人

33、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     )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A.纪律       B.政策        C.法律         D.守则

34、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35、(    )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A.助人为乐  B.爱护公物  C.文明礼貌    D.遵纪守法

3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有职业道德的人一定能够胜任工作  

B.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  

C.职业道德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 职业道德无关紧要,可有可无

37、婚姻自由的内容其中包括(     )

A.恋爱自由和订婚自由               B.结婚自由和同居自由

C.订婚自由和结婚自由               D.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38、以下情况能够结婚的是(  )

A.某女与其表兄     B.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的某男与其女友

C.同性恋者某两男   D.年龄未满18岁的周某与吴某

39、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到2010年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宪法        B.物权法       C.刑法        D.行政法

40、属于法的创制形式的有(  )。

A.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                 B.制定和认可

C.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           D.制定和解释

41、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    )。

A.法律        B.决议        C.裁判      D.条例

42、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的是(     )。

A1988年宪法修正案       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       D2004年宪法修正案

43、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点是(   )。

A.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C.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D.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44、我国宪法规定,   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行使法律监督权。

A.人民政协   B.中国共产党   C.人民检察院   D.中华全国总工会

45、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一份买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并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提供了一盒能证明两公司买卖合同内容的录音带,但法院该录音带不是按法定程序收集的,不予认定为案件的证据。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    )。

A.客观性特征  B.关联性特征  C.合理性特征   D.合法性特征

46、在中国,宪法的修改通过要求(  )。

A.到会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B.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C.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同意   D.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同意

4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8、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身份享有的民事权利,例如(    )。

A.姓名权     B.隐私权     C.配偶权        D.肖像权

49、甲因打架斗殴应被行政拘留。下列选项中,有权对甲进行行政拘留的是(    )。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50、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主刑的是(  )。

A.罚金     B.拘役      C.没收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51、“三个代表”指的是中国共产党(     )。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所有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2、大学期间,学生应该树立(     )的学习理念。

A自主学习    B全面学习    C创新学习   D终身学习

53、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所具有的意义有(    )。

A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B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C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D坚定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54、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该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     )。

A.践爱国之行        B.为人民服务     C.立报国之志     

D.增建国之才

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是爱国之心不应该有差别

B.科学有国界,但科学家应该报效自己的祖国

C.港澳台同胞不拥护社会主义就是不爱国

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不能丢

56、以下哪些是道德的功能(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57、某企业员工在讨论自由选择职业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看法有    )。

A.自由选择职业意味着可以不断地更换工作

B.自由选择职业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更换工作

C.自由选择职业有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

D.自由选择职业不应该违背社会发展的需要

58、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其中,司法的主体包括    

A.国家审判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立法机关      D.国家检察机关

59、为了维护国家的网络和信息安全,我国建立了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包括     )。

A.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B.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C.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D.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60、甲接受乙的委托,作为乙的代理人与丙签订了一份买卖电脑的合同。对于这个代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甲的代理是委托代理

B.甲应以乙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

C.甲应以自己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

D.买卖电脑合同的效力及于乙和丙

B部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什么是爱国主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2、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的理解?

 

 

 

 

 

 

3、 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表现在哪里?

 

 

 

 

 

 

 

5、如何理解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人身自由权?

 

 

 

 

 

 

五、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2、甲乙素来不和,一日,甲路遇乙在街上溜狗,乙便唆使自己喂养的狼狗向甲扑去,甲想逃跑,但还是躲闪不及被狗咬伤。甲拣起一块砖头向乙冲去,将乙打伤,并将其制服,迫使乙令其恶狗停止进攻。本案中,甲应当直接打狗,而不应当将乙打伤,所以甲不构成正当防卫,而构成故意伤害罪。

 

 

 

 

 

 

 

 

六、材料分析题(10分)

材料一:勇

战场上,某战士为部队开拓前进道路,不惜以自己身体引爆敌人埋下的地雷阵,以致身负重伤,命在旦夕。报纸上连续不断报导他的事迹,称他为黄继光式的英雄,当部队老将军得知这位战士生命垂危,将不久于人世时,便去医院探望,并给他颁发军功章,将军问战士还有什么话要说,战士说:“有句话,指挥员不让我说。”将军问:“为什么?”战士说:“指挥员说已经报导了,全国都知道我是英雄了,说了影响不好。”将军追问:“怎么回事,你说!”战士说:“我不是英雄,我不是用身体引爆地雷阵的,而是自己不小心,跌倒在地碰上地雷的。”将军受到极大的震动,沉思良久,最后说:“把事实真相说出来和用身体引爆地雷阵同样需要巨大的勇气,你仍然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军功章你受之无愧!”
    材料二:站

这是发生在前苏联的一个故事。一天晚上,一个中尉军官看到一个小孩在路口哭,于是问他是不是迷路了,小孩说不。又问为什么不回家。原来这个小孩是在参加一群孩子玩的军事游戏,小孩负责站岗。游戏结束,其他孩子都已回家,却把他忘了。此时尽管天黑无人,他仍坚守岗位。中尉对小孩说:“游戏结束了,你回去吧。”小孩说:“不,我没有接到命令。”中尉对小孩说:“我是真正的军官,现在我命令你,回家!”小孩做了一个立正的姿势,说了声:“是又向中尉行了个礼,就回家了。

问:上述两则故事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主题?在当代社会有何特别意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