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在线学习搜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真题试卷

问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发布时间:2025-02-17   作者:国家开放大学   浏览:0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第一章 章节测试

1、被试是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或主线

 

A:

B:

答案: 【】

2、利用实验心理范式收集数据属于测评法

 

A:

B:

答案: 【】

3、蔡元培1917年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标志中国心理学诞生

 

A:

B:

答案: 【】

4、科学心理学与古代心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多了现象学和实证的研究方法

 

A:

B:

答案: 【】

5、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要有控制性

 

A:

B:

答案: 【】

6、(   )最早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可以测量的

 

A: 冯特

B: 蔡元培

C: 孔子

D: 孟子

答案: 【 】

7、 ()将心理学研究设计和心理学统计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

 

A: 方法

B:变量

C: 被试

D: 选择题

答案: 【】

8、科学研究的顺序正确的是(   )(1)选择对象  (2)收集数据统计分析  (3)证明假设   (4)确定选择题

 

A: 4123

B: 1234

C: 4213

D: 4321

答案: 【 】

9、“心理学虽然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是(   )提出的。

 

A: 艾宾浩斯

B: 冯特

C: 巴浦洛夫

D: 赛里格曼

答案: 【 】

10、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概念有(   )

 

A: 被试

B: 实验设计

C: 心理现象

D: 统计分析

答案: 【 】

 

第二章 章节测试

1、心理学实证研究的类型有

 

A: 问卷研究

B: 相关研究

C: 因果研究

D: 实验研究

答案: 【 】

2、探究引发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是相关研究

 

A:

B:

答案: 【】

3、因果研究设计的方式是

 

A: 非特异性选择

B: 平衡分组

C: 操作性分组

D: 特异性选择

答案: 【 】

4、多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用什么统计方式来进行分析

 

A: 多系列相关

B: 多向方差分析

C: 分离卡方检验

D: 积差相关与多元回归

答案: 【 】

5、探究强化对幼儿绘画兴趣的影响,强化和绘画兴趣分别属于

 

A: 存在变量;存在变量

B: 引发变量;存在变量

C: 存在变量;引发变量

D: 引发变量;引发变量

答案: 【 】

6、探究不同噪音与灯光对工人工作效率的影响,其中噪音、灯光和工作效率都是引发变量

 

A:

B:

答案: 【】

7、探究两水平的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

 

A: 卡方检验

B: F检验

C: 方差分析

D: t检验

答案: 【 】

8、探究类型变量与类型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

 

A: 卡方检验

B: F检验

C: 方差分析

D: t检验

答案: 【 】

9、研究变量是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A:

B:

答案: 【】

10、心理学研究中比较常见的数据类型是

 

A:自变量是类型数据,因变量是连续数据

B: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类型数据

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连续数据

D: 自变量是连续数据,因变量是类型数据

答案: 【 】

 

第三章 章节测试

1、类型变量的特征是间断性、有限性

 

A:

B:

答案: 【】

2、连续变量都可以处理为类型变量,但类型变量不一定都能处理为连续变量

 

A:

B:

答案: 【】

3、两水平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方法有哪些?

 

A: 方差分析

B: t检验

C: 二列相关

D: 点二列相关

答案: 【 】

4、类型变量被人为划分成二分变量,那么该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采用

 

A: 二列相关

B: 点二列相关

C: F检验

D: 方差分析

答案: 【 】

5、类型变量本身就是二分变量,那么该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采用

 

A: 二列相关

B: 点二列相关

C: 方差分析

D: F检验

答案: 【 】

6、将类型变量按水平分为多个组,比较多组被试在连续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

 

A: t检验

B: 二列相关

C: 点二列相关

D: 方差分析

答案: 【 】

7、下列哪种是属于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的研究设计

 

A: 智力水平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B: 家庭教养类型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

C: 自信心高低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D: 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答案: 【 】

8、探讨多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时,只作相关设想应如何进行?

 

A: 统计各变量间的两两积差相关系数

B: 形成变量间的积差相关矩阵,展示出两两变量间的相关

C: 在相关矩阵的基础上做因素分析,形成因素负荷矩阵

答案: 【 】

9、探究多个类型变量与1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时一般只作相关设想

 

A:

B:

答案: 【】

10、探究多个类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卡方检验

 

A:

B:

答案: 【】

 

第四章 章节测试

1、随机分组设计可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A:

B:

答案: 【】

2、说明了期望的重要性的效应是?

 

A: 皮格马利翁效应

B: 习得性无助

C: 霍桑效应

D: 蘑菇效应

答案: 【 】

3、考察学习方式(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和授课方法(传统型、创新型)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一共有几个实验条件?

 

A: 6

B: 2

C: 3

D: 4

答案: 【 】

4、当项目数较多时采用何种方法平衡实验处理?

 

A: 排除法

B:随机化法

C: 拉丁方设计

D: 平衡法

答案: 【 】

5、组内因素与引发变量的组间因素的混合设计的统计方法采用的是:

 

A: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B: t检验

C: 卡方检验

D: 非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答案: 【 】

6、系统误差存在于每一次测量和研究结果当中,只影响效度,不影响信度。

 

A:

B:

答案: 【】

7、多因素被试间设计可以分为

 

A:完全随机设计

B: 随机区组设计

C: 组间设计

D: 组内设计

答案: 【】

8、当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之后我们需要继续做什么?

 

A: 进行二重交互作用分析

B: 进行简单简单效应分析

C: 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D: 什么都不需要做了

答案: 【 】

9、考察恐怖分子的道德判断标准的研究中有哪几个变量

 

A: 喝水的B是否死亡

B: 是否有意恶意

C: 恐怖分子和正常人

D: 是否有恶果

答案: 【 】

10、下列哪种准实验设计可以控制历史、成熟、测验以及仪器等因素对结果的干扰?

 

A: 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设计

B: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C: 单租前测后测时间系列设计

D: 修补法准实验设计

答案: 【 】

 

第五章 章节测试

1、描述研究的形式有哪些?

 

A:访谈法

B: 观察法

C: 个案研究法

D: 实验法

答案: 【】

2、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

 

A:

B:

答案: 【】

3、观察法的特点是?

 

A:真实性

B: 有效性

C: 计划性

D: 目的性

答案: 【】

4、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人的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A:

B:

答案: 【】

5、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不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A:

B:

答案: 【】

6、访谈法的主要缺点

 

A: 只适合小样本研究

B: 只适合大样本研究

C: 需要资金多

D:耗时长

答案: 【  】

7、访谈法的类型

 

A: 间接访谈和直接访谈

B: 非结构性访谈、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

C: 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答案: 【 】

8、个案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B: 拟定具体的选择题和反应形式

C: 在不同条件之间进行比较

D: 详细说明研究目的

答案: 【 】

9、个案研究的评估指标是

 

A: 干预指标

B:实验指标

C: 行为指标

D: 主试指标

答案: 【  】

10、既能获得定性资料,也能获得定量资料的描述性研究是

 

A: 观察研究

B: 个案研究

C: 访谈研究

答案: 【 】

 

第六章 章节测试

1、河内塔任务是注意研究使用的范式

 

A:

B:

答案: 【】

2、以下哪些是认知神经科学技术

 

A:ERP

B: 单细胞记录技术

C: 脑磁图技术

D: fMRI

答案: 【】

3、双耳分听是注意研究中使用的范式

 

A:

B:

答案: 【】

4、是谁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 卡特尔

B: 斯金纳

C: 艾宾浩斯

D: 冯特

答案: 【 】

5、以下哪些是心理变量的行为指标

 

A: 持续时间

B: 潜伏期

C: 正确率

D: 频率

答案: 【     】

6、以下哪些是生理指标

 

A: 肌电

B: 呼吸

C: 眼动

D: 皮肤电

答案: 【 】

7、以下哪些是心理变量的常用指标

 

A: 自我报告

B: 行为指标

C: 生理指标

D: 意识指标

答案: 【 】

8、呼吸属于行为指标

 

A:

B:

答案: 【】

9、问卷法属于测评方法

 

A:

B:

答案: 【】

10、人工知觉是一种用来研究知觉适应的技术

 

A:

B:

答案: 【】

 

第七章 章节测试

1、实验心理学诞生于?

 

A: 1798

B: 1978

C: 1879

D: 1897

答案: 【 】

2、节省法是将被试实际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记过的材料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选出他记过的材料

 

A:

B:

答案: 【】

3、选择题解决的研究中有

 

A: 系绳情景实验法

B: 量水实验法

C: 河内塔实验法

D: 蜡烛情景实验法

答案: 【 】

4、负启动是先前加工中的干扰刺激在随后的加工资成为目标刺激是,被试对其反应时延长的现象

 

A:

B:

答案: 【】

5、实验性分离技术包括任务分离范式和过程分离范式

 

A:

B:

答案: 【】

6、启动技术的两种情形是?

 

A: 负启动

B: 强启动

C:弱启动

D: 正启动

答案: 【 】

7、因素相减法是用减数方法将反应时间分解为各个成分,然后用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

 

A:

B:

答案: 【】

8、因素相加法是由斯滕伯格提出来的

 

A:

B:

答案: 【】

9、反应时是从刺激作用发生到引起机体外部反应开始运动之间的时间间隔

 

A:

B:

答案: 【】

10、反应时有

 

A: 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时

D: 复杂反应时

答案: 【 】

 

第八章 章节测试

1、记录眼动的方法有

 

A: 光学追踪法

B: 电子记录法

C: 磁共振法

D: 机械记录法

答案: 【 】

2、重要的眼动指标有

 

A: 瞳孔大小

B: 注视

C: 眼白大小

D: 眼跳

答案: 【 】

3、不随意眼跳是当漂移导致关键信息远离中央凹时矫正视轴位置

 

A:

B:

答案: 【】

4、眼跳发生的十分快速和频繁

 

A:

B:

答案: 【】

5、边界技术是眼动的实验范式

 

A:

B:

答案: 【】

6、移动窗口技术不可以用来研究眼动的技术

 

A:

B:

答案: 【】

7、人类会有不自主的眼动

 

A:

B:

答案: 【】

8、热点图有助于快速而直接了解被试的注视点

 

A:

B:

答案: 【】

9、瞳孔指标可以间接反映脑干信号的强度

 

A:

B:

答案: 【】

10、离线实验技术的典型代表

 

A: 口头报告

B: 外在行为指标

C: 注视

D: 眼跳

答案: 【 】

 

第九章 章节测试

1ERP通常淹没在EEG信号中,通常察觉不到

 

A:

B:

答案: 【】

2ERP是神经元自发性、节律性、综合性的电活动

 

A:

B:

答案: 【】

3、经典ERP成分有

 

A: MMN

B: P600

C: N400

D: N300

答案: 【 】

4EEG是诱发电位

 

A:

B:

答案: 【】

5、脑电技术的时间分辨率高

 

A:

B:

答案: 【】

6、脑电技术信号弱,需要多次重复叠加

 

A:

B:

答案: 【】

7、脑电技术的优点有

 

A: 空间分辨率高

B: 时间分辨率高

C: 无创性

D: 价格便宜

答案: 【 】

8、脑电技术可以反映没有外显行为的认知加工

 

A:

B:

答案: 【】

9、脑电技术的时间分辨率很低

 

A:

B:

答案: 【】

10Hans  Berger首次报告了可放在头皮上的电极测量人类的电活动

 

A:

B:

答案: 【】

 

第十章 章节测试

1、血红蛋白有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

 

A:

B:

答案: 【】

2、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过程有

 

A: 磁场

B: 稳态

C: 成像

D: 共振

答案: 【 】

3、功能磁共振技术的空间分辨率很低

 

A:

B:

答案: 【】

4、功能磁共振技术的时间分辨率很低

 

A:

B:

答案: 【】

5、功能磁共振扫描仪价格高昂

 

A:

B:

答案: 【】

6、功能磁共振很难检测到大脑区域某些重要的信号

 

A:

B:

答案: 【】

7、有部分所谓的植物人可能跟正常人的大脑活动并没有差别

 

A:

B:

答案: 【】

8、认知神经范式包括

 

A: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B: 光学成像技术

C: 脑磁图技术

D: 功能磁共振技术

答案: 【 】

9、采用fMRI研究特殊人群比较难,比如婴儿等

 

A:

B:

答案: 【】

10fMRI研究的被试体内不能有金属制品

 

A:

B:

答案: 【】

 

第十一章 章节测试

1、被试的头动或身体的运动不会对功能近红外光成像造成很大的影响

 

A:

B:

答案: 【】

2、功能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可以研究特殊人群

 

A:

B:

答案: 【】

3、功能近红外光成像技术的优点包括

 

A: 相对便携

B: 相对不受运动影响

C: 无创性

D: 没有噪音

答案: 【 】

4、功能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开创了脑脑交流的新型研究领域

 

A:

B:

答案: 【】

5、目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趋势包括

 

A: 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同步采集大脑信号

B: 减少使用功能近红外光成像技术

C: 采用单一技术采集大脑信号

D: 减少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答案: 【 】

6、功能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心理过程精细的时间进程信息

 

A:

B:

答案: 【】

7、功能近红外光成像技术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低

 

A:

B:

答案: 【】

8、功能近红外光成像原理与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恰恰相反

 

A:

B:

答案: 【】

9、下列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中属于脑血流和代谢方法的是

 

A: fMRI

B: 脑磁图

C: 功能近红外光成像

D: PET

答案: 【】

10、 近红外光进入皮层后的过程不包括

 

A: 反射

B: 丢失

C: 散射

D: 吸收

答案: 【 】

 

第十二章 章节测试

1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确定选择题、解决选择题的过程

 

A:

B:

答案: 【】

 

2

 

science》、《PNAS》都属于科学界关注的重要期刊

 

A:

B:

答案: 【】

 

3

 

“顶天立地”的研究中,“顶天”指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实践创新。

 

A:

B:

答案: 【】

 

4

 

寻找实验设计属于文献阅读的作用

 

A:

B:

答案: 【】

 

5

 

摘要和正文是完全独立的

 

A:

B:

答案: 【】

 

6

 

论文最后一个部分是结果部分

 

A:

B:

答案: 【】

 

7、(  )不属于心理学领域的刊物

A: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B:Journal of Biology

C: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D:Cognition

 

答案:

 

 

8

 

  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三结合”。

 

A: 结合自身兴趣

B: 结合社会热点

C: 结合文献阅读

D:结合实践需要

答案: 【】

 

9

 

前言的内容不包括( )

 

A: 选择题提出

B: 研究假设

C: 理论综述

D: 研究结果

答案: 【 】

 

10

 

心理学论文中方法部分有(  )

 

A: 程序

B: 被试

C: 前言

D: 材料

答案: 【 】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