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在线学习搜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真题试卷

问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发布时间:2025-02-15   作者:国家开放大学   浏览:0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第一章 章节测试

1、冰在室温下能融化成水,是熵增加起了主要作用的结果。(     )

 

A:

B:

答案: 【对】

2、若一化学反应DrH< 0,其反应是放热的,且DrG值一定小于零。(     )

 

A:

B:

答案: 【】

3、冰在室温成水,是熵增加的结果。(     )

 

A:

B:

答案: 【】

4、可逆过程的热温熵才是状态变化的熵变值。(     )

 

A:

B:

答案: 【】

5、如反应的ΔrHΔrS皆为正值,室温下ΔrG也必为正值。

 

A:

B:

答案: 【】

6、稳定单质在298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

 

A:

B:

答案: 【】

7、在使用催化剂的反应中,下列数值发生变化的是(     )。

 

A:DG

B:DH

C:K(平衡常数)

D:k(速率常数)

答案:

8、在等压等温仅做体积功的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系统的吉布斯自由能(     )。

 

A:最大

B:最小

C:为零

D:小于零

答案:

 

第二章 章节测试

1、下列对催化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催化剂有选择性,可以改变某一反应的产物。

B:在几个反应中,可选择性地增大其中某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C:可以改变某一反应的速率常数。

D:可以改变某一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之比。

答案: 【】

22mol A1mol B1L容器中混合,假定AB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是2A(g) + B(g)→ C(g),其反应速率系数为k,则AB都用去2/3时的反应速率u为(     )。

 

A:4/27 k

B:8/27 k

C:1/27 k

D:27k

答案:

3、反应A + B → C,若是基元反应,该反应只能是二级反应。(     )

 

A:

B:

答案: 【】

4、在复合反应中,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必定相等。(     )

 

A:

B:

答案: 【】

5、复合反应的反应速率是由其中最快一步元反应控制的。(     )

 

A:

B:

答案: 【】

6、催化剂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催化活性。(     )

 

A:

B:

答案: 【】

7、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

 

A:

B:

答案: 【】

8、吸热反应的活化能比放热反应的高。(     )

 

A:

B:

答案: 【】

9、对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率相同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越低,则所需时间越短。(     )

 

A:

B:

答案: 【】

10、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

 

A:

B:

答案: 【】

 

第三章 章节测试

1、电子云的黑点表示电子可能出现的位置,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出现在该范围的机会大小。

 

A:

B:

答案: 【】

2、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就是说它一会是粒子,一会是波动。

 

A:

B:

答案: 【】

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需要用4个量子数决定。

 

A:

B:

答案: 【】

4、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取决于主量子数n

 

A:

B:

答案: 【】

5、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      )

 

A:波函数Ψ

B: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

C:电子云

答案: 【】

6、量子力学的一个轨道是(      )

 

A:与波尔理论中的原子轨道相同

B:n有一定数值时的一个波函数

C:nl有一定数值时的一个波函数

D:nlm有一定数值时的一个波函数

答案:

7、下列各组波函数中不合理的是(      )

 

A:Ψ1,1,0

B:Ψ2,1,0

C:Ψ3,2,0

D:Ψ5,3,0

答案: 【】

8、镧系元素都有同样的6s2电子组态,但是它们下列哪个电子能级的填充程度不同(      )

 

A:6p能级

B:4d能级

C:5d能级

D:4f能级

答案: 【】

9、金属离子M2+的电子构型为18+2型,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

 

A:IIA

B:IIB

C:IVB

D:IVA

答案: 【】

10、金属Na形成离子时一般为+1价,而不是+2价的原因是下列哪一条?(      )

 

A:钠的第一标准电离能很大

B:钠的第二标准电离能很大

C:钠的电负性很小

D:钠的原子半径很大

答案:

 

第四章 章节测试

1s电子与s电子间配对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σ键,而p电子与p电子间配对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π键。

 

A:

B:

答案: 【】

2、凡以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分子构型必为正四面体。

 

A:

B:

答案: 【】

3、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的共价键。

 

A:

B:

答案: 【】

4、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键不一定都是离子键。

 

A:

B:

答案: 【】

5、原子轨道沿两核联线以肩并肩方式进行重叠的是(      )

 

A:σ

B:π

C:氢键

D:离子键

答案:

6、下列分子中有π键的是(      )

 

A:NH3

B:CHCl3

C:CuCl2

D:CS2

答案: 【】

7H2S分子以不等性sp3杂化轨道成键,所以它的键角是(      )

 

A:等于109.5°

B:小于109.5°

C:大于109.5°

D:皆有可能

答案:

8、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在成键时以sp3不等性杂化的是(      )

 

A:BeCl2

B:CH4

C:H2O

D:SiCl4

答案: 【】

9、通过测定AB2型分子的偶极矩,总能判断(      )

 

A:分子的几何形状

B:元素的电负性差

C:AB键的极性

D:三种都可以

答案:

10、下列分子中键有极性、分子也有极性的是(      )

 

A:NH3

B:SiF4

C:BF3

D:CO2

答案: 【】

 

第五章 章节测试

1、分子间范德华力与分子大小很有关系,结构相似的情况下,分子越大,范德华力也越大。

 

A:

B:

答案: 【】

2、共价化合物都是分子晶体,所以它们的熔沸点都很低。

 

A:

B:

答案: 【】

3、在SiC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SiC分子。

 

A:

B:

答案: 【】

4HO键能比HS键能大,所以H2O的熔沸点比H2S高。

 

A:

B:

答案: 【】

5、如果正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类型相同,下述几种情况中极化力较大的是(      )

 

A:离子的电荷多、半径大

B:离子的电荷多、半径小

C:离子的电荷少、半径大

D:离子的电荷少、半径小

答案:

6、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 I2

B:LiF

C:AlN

D:Cu

答案: 【】

7、下列过程需要克服的作用力为共价键的是(      )

 

A:NaF溶于水

B:雪融化

C:电解水

D:I2升华

答案: 【】

8、下列物质间,相互作用力最弱的是(      )

 

A:HFHF   

B:Na+Br–  

C:NeNe

D:H2OO2

答案: 【】

9、下列各物质的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的是(      )

 

A:CO2      

B:NH3

C:HBr

D:CHCl3

答案: 【     】

10、下列离子中变形性最大的是(          )。

 

A:Mg2+

B:F–

C:O2-

D:Al3+

答案: 【】

 

第六章 章节测试

1、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正确关系是( )

 

A:准确度不高,精密度一定不会高

B: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也高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两者没有关系

答案:

2、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前提是( )

 

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操作误差不存在

D:相对偏差小

答案:

3、以下有关系统误差叙述,错误的是( )

 

A:误差可以估计其大小

B:误差是可以测定的

C: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均等

D:它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恒定

答案:

4、在滴定分析中,导致系统误差出现的是( )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砝码未经校正

答案: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答案: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pH11.32,读数有四位有效数字

B:0.0150g试样的质量有4位有效数字

C:测量数据的最后一位数字不是准确值

D:50mL滴定管中,可以准确放出5.000mL标准溶液

答案:

7、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所用NaOH固体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倒水未至刻度线

C:有少量的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固体时误用左码右物

答案:

8、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失少许试液,是属于(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

D:方法误差

答案:

9、下列一组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为( )20.01 20.03 20.04 20.05

 

A:0.013

B:0.065

C:0.017

D:0.085

答案:

10、分析天平的称样误差约为0.0002克,如使测量时相对误差达到0.1%,试样至少应该称( )

 

A:0.1000克以上

B:0.1000克以下

C:0.2克以上

D:0.2克以下

答案:

 

第七章 章节测试

1、弱酸的Ka数值大小与酸的浓度密切相关。(  )

 

A:

B:

答案: 【】

2、一定温度下,浓度越稀,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越大。(  )

 

A:

B:

答案: 【】

3H+浓度和OH-浓度的乘积任何情况都等于1.0 × 10-14

 

A:

B:

答案: 【】

4、稀释时缓冲溶液的pH值不会发生明显改变。

 

A:

B:

答案: 【】

5NaH2PO4-Na2HPO4混合溶液是一种缓冲溶液。

 

A:

B:

答案: 【】

6、二元弱酸的弱酸根离子的浓度数值上约等于K(  )

 

A:

B:

答案: 【】

7、当浓度一定时,强碱滴定弱酸突跃范围的大小还与被滴定的弱酸的强弱程度有关,Ka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A:

B:

答案: 【】

8、向0.10mol·L-1 HAc溶液中加入NaAc溶液,溶液中HAc的电离度将会降低,这种现象称为(    )。

 

A:稀释效应

B:同离子效应

C:盐效应

D:水解效应

答案:

9、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可稍增大弱电解质电离度的现象,称为(    )。

 

A:稀释效应

B:同离子效应

C:盐效应

D:水解效应

答案:

10、一定温度下已知酸碱指示剂的KHIn,则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pH范围为(    )。

 

A:pHpKHIn ± 1

B: pHpKHIn

C:pHlgKHIn ± 1

D:pH-lgKHIn

11、弱酸的标准解离常数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溶液浓度

B:弱酸的解离度

C:溶液的浓度和温度

D:酸的性质和溶液温度

答案:

 

第八章 章节测试

1、对于AB两种难溶盐,若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则必有()

 

A:KspA> KspB

B:KspB> KspA

C:KspA= KspB

D:不一定

答案:

2、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降低的现象,称作()

 

A:同离子效应

B:盐效应

C:酸效应

D:碱效应

答案:

3、佛尔哈德法滴定银离子时,须在()溶液中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都可以

答案:

4、硫化铜不可以溶于HCl,而硫化锌可以溶于HCl,主要原因是它们的( )

 

A:水解能力不同

B:溶解速度不同

C:酸碱性不同

D:Ksp不同

答案:

5CaF2沉淀的Ksp2.7×10-11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mol·L-1)为( )

 

A:1.9×10-4

B:9.1×10-4

C:1.9×10-3

D:9.1×10-3

6、沉淀滴定中,与滴定突跃的大小无关的是()

 

A:Ag+的浓度

B:Cl-的浓度

C:沉淀的溶解度

D:指示剂的浓度

7AgNO3滴定同浓度NaCl,若AgNO3浓度由0.1000 mol·L-1变为1.000 mol·L-1,则 pAg范围( )

 

A:增大2

B:减小2

C:增大10

D:减小10

答案: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混合离子的溶液中,能形成溶度积小的沉淀者一定先沉淀

B:某离子沉淀完全,是指其完全变成了沉淀

C:凡溶度积大的沉淀一定能转化成溶度积小的沉淀

D:当溶液中有关物质的离子积小于其溶度积时,该物质就会溶解

答案:

当溶液中有关物质的离子积小于其溶度积时,该物质就会溶解

9pH=5.0时,银量法测定CaCl2中的Cl–,合适的指示剂是()

 

A:重铬酸钾

B:铁铵矾

C:荧光黄

D:溴甲酚绿

答案:

10、已知CuSKsp=6.0×10-36H2SKa1Ka2分别为1.3×10-77.1×10-15,计算难溶化合物CuS在饱和H2S溶液中的溶解度(mol/L)为( )。

 

A:6.5×10-5

B:5.6×10-5

C:6.5×10-4

D:5.6×10-4

答案:

 

第九章 章节测试

1、下列电极中,电极电势规定为0V的是(           )

 

A:Pt, H2(101325Pa)|H+(1.0mol·L-1)

B:Pt | Fe3+(1.0mol·L-1), Fe2+ (1.0mol·L-1)

C:Pt, O2(101325Pa)|H+(1.0mol·dm-1)

答案:

2、已知φy (Ti+/Ti) = – 0.34 Vφy (Ti3+/Ti) = 0.72 V,则φy (Ti3+/Ti+)为(           )。

 

A:(0.72 + 0.34) / 2 V

B:(0.72 – 0.34) / 2 V  

C:(0.72 ´ 3 + 0.34) / 2 V

D:(0.72 ´ 3 + 0.34) V

答案:

3、在滴定方法中,无需滴加指示剂的是(           )。

 

A:银量法

B:K2Cr2O7

C:碘量法

D:KMnO4

答案:

4、已知φB⊖/Vimage.png,则MnO42-能够稳定存在的介质是(              )。

 

A:强碱性

B:中性

C:弱碱性

D:弱酸性

答案:

5、下列电对中,电极电势随溶液pH变化的是(           )。

 

A:S2O82/ SO42

B:MnO4/Mn2+

C:MnO4/ MnO42

D:I2/I

答案:

6、下列各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值最小是(            )。

 

A:φy(AgCl/Ag)

B:φy(AgBr/Ag)

C:φy(AgI/Ag)

D:φy(Ag+/Ag)

答案:

7、为了防止海轮船体的腐蚀,可在船壳水线以下位置嵌上一定数量的(            )。

 

A:铜块

B:铅块

C:锌块

D:钠块

答案:

8、原电池中电子从正极流出,经导线至负极流入。

 

A:

B:

答案: 【】

9、任何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都可以通过Nernst方程进行准确计算。

 

A:

B:

答案: 【】

10、氧化还原反应中若两个电对的值相差越大,则反应进行得越快。

 

A:

B:

答案: 【】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