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文化学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章节测试
1、《人论》是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写的。
A:对
B:错
答案: 【】
2、文化是后于个人存在的。
A:对
B:错
答案: 【】
3、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可以分为四大时代: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
A:对
B:错
答案: 【】
4、文化的起源是由本能,语言,思维,生产等方面合力生成和推进。
A:对
B:错
答案: 【】
5、“文化化”的过程不具有偶然性,它不依赖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
A:对
B:错
答案: 【】
6、1712年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欧洲问世。
A:对
B:错
答案: 【】
7、现代人面临着三重疏离,首先是与大自然疏离。
A:对
B:错
答案: 【】
8、人是生物性与文化性互动互补的产物。
A:对
B:错
答案: 【】
9、在人类文化起源与发展的诸动力中,生产实践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A:对
B:错
答案: 【】
10、猿有10种音素,但人类有50种。
A:对
B:错
答案: 【】
11、“文化化”的过程也具有()
A:必然性
B:偶然性
C:相关性
D:联系性
答案: 【】
12、自1712年第一台实用()在欧洲问世,工业文明应运而生。
A:蒸汽机
B:留声机
C:计算机
D:放映机
答案: 【】
13、()中说:“在大地上所有的生物中,没有哪一种比人更痛苦的了。”
A:雅典
B:罗马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悲剧
答案: 【】
14、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开宗明义地说:“自我()乃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A:意识
B:目标
C:认识
D:价值
15、人类历史可以分为四大时代()
A:原始时代
B:农业时代
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
E:后工业时代
答案: 【】
16、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世界()都进入了全球化进程。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生态
答案: 【】
17、文化的起源则是由(ABCE)等方面合力生成和推进。
A:本能
B:语言
C:思维
D:经济
E:生产
答案: 【】
18、人与文化从()三个不同的层面进行考察
A:个人
B:民族
C:群体
D:人类
答案: 【】
19、中华文化史是文化的多元辩证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都带来中华文化的跃进,出现新质文化,推动社会的前进,并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相结合的民族文化传统。
A:丰富性
B:聚集性
C:多样性
D:统一性
E:整体性
答案: 【】
第二章 章节测试
1、“文”的本义是指( )
A:花纹或纹理
B:文字
C:文化
D:纹身
答案: 【】
2、“化”的本义是指( )
A:变化
B:改移、生成、造化
C:化工
D:教化
答案: 【】
3、“文”、“化”并用最早见于( )
A:《尚书》
B:《史记》
C:《易•贲卦•象传》
D:《说苑》
答案: 【 】
4、从民族学角度提出文化定义的( )
A:泰勒
B:克罗伯
C:克拉克洪
D:钱穆
答案: 【】
5、物质文化是文化系统的( )
A:表层
B:中层
C:里层
D:贯穿其表里
答案: 【】
6、精神文化是文化系统的( )
A:表层
B:中层
C:里层
D:贯穿其表里
答案: 【】
7、人的普同性决定了文化的( )特征
A:人为性
B:群体性
C:表层性
D:多样性
答案: 【】
8、文化在特定群体中代代相传体现了文化的( )特征
A:继承性
B:变异性
C:功能性
D:系统性
答案: 【】
9、随着时间、空间及其他条件的变化,文化不断发生变迁体现了文化的( )特征
A:继承性
B:变异性
C:功能性
D:系统性
答案: 【】
10、我国最早提出“文化学”的是( )
A:张申府
B:费孝通
C:冯支兰
D:李大钊
答案: 【】
11、文化的部类有哪些( )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信息文化
答案: 【】
12、文化学的分支有哪些( )
A:文化学原理
B:文化志与文化史
C:文化学说史与方法论
D:分支文化学
答案: 【】
13、学习文化学的基本方法( )
A:社会实践与社会分析法
B:“他者”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历史溯源法
E:跨文化比较法
答案: 【】
14、历史溯源法中文化史料的来源有( )
A:历史正史
B:野史、方志、口头传说等
C:调查报告、论著等
D:非书面文献等
答案: 【】
15、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A:对
B:错
答案: 【】
16、刘向《说苑·指武》中文化的含义是指变化、教化。
A:对
B:错
答案: 【】
17、文化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否则将适得其反。
A:对
B:错
答案: 【】
18、文化的特征包括人为性与群体性,普同性与多样性,继承性与变异性,功能性与系统性。
A:对
B:错
答案: 【】
19、学习文化学要努力学习知识,不需要进行社会实践。
A:对
B:错
答案: 【】
第三章 章节测试
1、( )处于文化系统的中层,是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人与人、群体之间的关系,它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规范,制约着特定群体中人们的行为,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信息文化
答案: 【】
2、采集——狩猎生产生活方式占据了人类进化过程的( )时间。
A:99%
B:50%左右
C:25%
D:少于25%
答案: 【】
3、( )的突出特征是逐水草而居
A:采集文化
B:狩猎文化
C:农耕文化
D:游牧文化
答案: 【】
4、我国食疗最早开始于( )
A:先秦时期
B: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元明清时期
答案: 【】
5、中国传统社会时期,旗袍是( )妇女的服装,后延续至今。
A:汉代
B:唐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 【】
6、我国的古桥不仅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其技术工艺也相当精湛,以下( )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单孔敞肩石拱桥。
A:山西太原晋祠鱼沼飞梁
B:广西三江县程阳风雨桥
C:福建惠安洛阳桥
D:河北赵县赵州桥
答案: 【】
7、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古老中国与西亚及欧洲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起点为( )。
A:长安(今西安)
B:玉门关
C:阳关
D:新疆
答案: 【】
8、中国素有重视婚姻仪礼的传统,中国传统婚礼仪式程序——“六礼”不包括()
A:纳采
B:问名
C:纳吉
D:纳征
E:请期
F:备嫁
G:亲迎
答案: 【】
9、( )为北京及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其布局的特点是造成一个对外相对封闭、对内却亲切宁静的庭院。
A:窑洞
B:四合院
C:吊脚楼
D:蒙古包
答案: 【】
10、( )属于人类文化现象
A:家庭制度
B:建筑艺术
C:思想与价值
D:风俗习惯
答案: 【】
11、“服饰”作为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一般应满足( )需求
A:调节体温、保护身体
B:区别身份
C:表达信仰
D:遮蔽弱点
E:突出个性
答案: 【】
12、中国古代建筑按所有者的社会地位,规定了建筑等级。中国古代建筑等级除了通过建筑规模和形制,还可通过( )部位来辨别。
A:屋顶及饰物
B:台基
C:面阔间数
D:斗拱
E:彩画文饰
答案: 【】
13、中国传统民居主要类型有( )
A:帐篷型
B:干栏型
C:上栋下宇型
D:窑洞型
答案: 【】
14、每一种社会组织都有其相应的功能和社会意义,而家庭基本上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社会组织,其主要社会功能有( )
A:初级社会化
B:人格稳定化
C:经济的合作
D:对性的管理
答案: 【】
15、工业革命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让人们面临着深刻的精神危机。 ( )
A:对
B:错
答案: 【】
16、生食习俗不属于人类饮食文化范畴。 ( )
A:对
B:错
答案: 【】
17、中国人一年四季,不分岁时节俗,日常生活饮食均为一日三餐制。 ( )
A:对
B:错
答案: 【】
18、氏族是以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原始社会基本社会政治经济章。氏族公社的特征有内部禁婚,生产资料共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无剥削和阶级,公共事务由选出的氏族首领管理,重大事务由氏族会议决定。
A:对
B:错
答案: 【】
19、目前学术界关于民族的定义较多,各种定义的共同之处是强调其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A:对
B:错
答案: 【】
20、以下( )菜不属于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
A:鲁菜
B:吉菜
C:川菜
D:徽菜
E:湘菜
答案: 【】
第四章 章节测试
1、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交流。
A:对
B:错
答案: 【】
2、文字表达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文字因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传承,国家、民族文化也因文字的传承而延续、发展,所以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
A:对
B:错
答案: 【】
3、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特为女人存在的文字是巴利文。
A:对
B:错
答案: 【】
4、汉字在世界文字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为一体的特性。
A:对
B:错
答案: 【】
5、下列哪种技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现实,由它带来的文化形象的变革被视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A:造纸术
B:印刷术
C:语言的使用
D:火的使用
答案: 【】
6、据研究:新闻传播工具的始祖,最早的古代报纸是
A:帝王旨谕
B:百官奏折
C:邸报
D:民众舆情
答案: 【】
7、从内容上来看,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属于
A:田园诗
B:山水诗
C:科学诗
D:咏物诗
答案: 【】
8、诗歌的基本特点有
A: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B: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C: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
D: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答案: 【】
9、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
A:文学具有超越时空的表现力
B:文学善于表现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
C:文学是现实生活的折射
D:文学是作者情感宣泄的工具
答案: 【】
10、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文学巨著之一,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A:《堂·吉诃特》
B:《神曲》
C:《理想国》
D:《荷马史诗》
答案: 【】
11、关于戏剧的起源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
B: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
C:帝王休闲、娱乐时的表演
D:来源于战争
答案: 【】
12、古希脂戏剧三大悲剧家是
A:埃斯库罗斯
B:索幅克勒斯
C:阿里斯托芬
D:欧里庇得斯
答案: 【】
13、元代时,元杂剧的发展以下列哪些城市为中心,对后世戏剧形式产生了诸多影响。
A:建康
B:大都
C:平阳
D:杭州
答案: 【】
14、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 【】
15、著名画家梵高在画作的题材、色彩、造型等选择上都体现了艺术的哪种特性
A:想象性
B:形象性
C:审美性
D:主体性
答案: 【】
16、古希腊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包括
A:但丁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
第五章 章节测试
1、唯一性是文化类型的特点
A:对
B:错
答案: 【】
2、《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写的
A:对
B:错
答案: 【】
3、祖尼人的生活文化形态特征是偏执狂型
A:对
B:错
答案: 【】
4、伊利亚特是古罗马著名史诗
A:对
B:错
答案: 【】
5、古埃及人将法老视为太阳神的化身
A:对
B:错
答案: 【】
6、《汉莫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法典
A:对
B:错
答案: 【】
7、印度没有伊斯兰教信徒
A:对
B:错
答案: 【】
8、《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分别是古希腊两位英雄的名字
A:对
B:错
答案: 【】
9、玛雅文化起源在欧洲
A:对
B:错
答案: 【】
10、阿拉伯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伊斯兰教
A:对
B:错
答案: 【】
11、当个体发现由于自身的不适应而处于社会边缘时,他们往往容易产生( )的情绪。
A:喜悦
B:焦虑
C:愤怒
D:偏激
答案: 【】
12、作为文化选择的产物,文化模式一旦形成,会( )文化选择的行为
A:制约
B:顺应
C:破坏
D:无视
答案: 【】
13、古希腊哲学家不包括:
A:赫拉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卢梭
D:柏拉图
答案: 【】
14、法老在(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罗马
D:古印度
答案: 【】
15、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观出发,在世界文化史发展的纵向阶段上,通过考察社会成员的劳动条件、劳动方式以及每个人的能力发挥状况,勾勒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三部曲,即:
A:前资本主义
B:资本主义
C:共产主义
D:帝国主义
答案: 【】
16、古希腊著名的两大史诗是( )和( ):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格萨尔王
D:罗摩衍那
答案: 【】
17、印度史诗有
A:吠陀本集
B: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
D:源氏物语
答案: 【】
18、古罗马文学著作有
A:美狄亚
B:埃涅阿斯记
C:高卢战记
D:金驴记
答案: 【】
19、下列中古埃及建筑有
A: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
C:阿蒙神庙
D:吴哥窟
答案: 【】
第六章 章节测试
1、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在《 》中这样界定:“传统——代代相传的事物——包括物质实体、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信仰、关于人和事件的形象,也包括惯例和制度。它可以是建筑物、纪念碑、景物、雕塑、绘画、书籍、工具和机器等。”
A:《论传统》
B:《论历史》
C:《论实践》
D:《传统论》
答案: 【】
2、文化传统的延续性是与 辩证统一的
A:发展性
B:系统性
C:适应性
D:变异性
答案: 【】
3、在《舞台真实》一文中提出旅游业中的舞台真实理论
A:欧文·戈夫曼
B:科恩
C:迪恩·麦坎内尔
D:余秋雨
答案: 【】
4、文化传统的主导特征是:
A:延续性
B:系统性
C:稳定性
D:优越性
答案: 【】
5、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所谓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 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实践
B:共同语言
C:共同地域
D:共同经济生活
答案: 【】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包括: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同的伦理原则、共同的历史意识、共同的思维特质、共同的习俗礼仪。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答案: 【】
7、在1974年出版了《传统的发明》一书?
A:费尔南·布罗代尔;
B:E.霍布斯鲍姆
C:亨廷顿
D:T.兰格
答案: 【】
8、文化传统转化包括哪几种模式?
A:“内生原创型”模式
B:“外援吸纳型”模式
C:“集成创新型”模式
D:“返本开新型”模式
答案: 【】
9、文化传统转化需要树立选择的标准是:
A:科学标准
B:价值标准
C:传统标准
D:现代标准
答案: 【】
10、在中国,“传”字最早见于篆文。
A:对
B:错
答案: 【】
第七章 章节测试
1、()是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都在讨论的选择题
A:传播
B:传达
C:分享
D:交流
答案: 【】
2、任何()都是一种沟通人与人的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
A:思想传播
B:意识传播
C:情感传播
D:文化传播
答案: 【】
3、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传播条件的一个方面()
A:文化共享性
B:传播关系
C:思想传播
D:传播媒介
答案: 【】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化传播途径()
A:自然传播
B:商道传播
C:移民传播
D:殖民传播
答案: 【】
5、()是人类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总和
A:文化
B:政治
C:文艺
D:战争
答案: 【】
6、西方文化中,最早对传播研究做出较大贡献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泰勒
答案: 【】
7、()是人类生活唯一的手段和目的。
A:传播
B:分享
C:传递
D:迁徙
答案: 【】
8、亚里士多德总结归纳出的对话三要素不包括()
A:说话者
B:话题
C:听者
D:传播者
答案: 【】
9、下列哪一项对近代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
A:传播
B:民族意识的兴起
C:交流
D:沟通
答案: 【】
10、古典传播主义者用“传播”来考察各种文化中的相似性。
A:对
B:错
答案: 【】
11、19世纪,传播概念随着文化概念的改变而有了新的内涵。
A:对
B:错
答案: 【】
12、古典进化论以整个人类在心里精神方面的类同性为大前提。
A:对
B:错
答案: 【】
13、各个文明中心各自的平面传播相当活跃,离中心越远,其文化特色的越强。
A:对
B:错
答案: 【】
14、科学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地理、空间的障碍,增进了世界各民族相互了解的机会。
A:对
B:错
答案: 【】
15、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解决了过去信息传播速度的选择题。
A:对
B:错
答案: 【】
16、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演进呈现一种加速的趋势。
A:对
B:错
答案: 【】
17、古代传播学则把传播视为符号的交流互动过程,将人引入到研究视野中来。
A:对
B:错
答案: 【】
18、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是在某个复杂的组织机构下运作,这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A:对
B:错
答案: 【】
19、人类传播的演进和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A:对
B:错
答案: 【】
第八章 章节测试
1、( )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
A:文化变迁
B:文化转变
C:文化转化
D:文化改变
答案: 【】
2、发现与“科学”相关联,是指观察事物而发现其原理或法则,也就是发现已经存在但不为人知的 、法则、结构和功能
A:规律
B:定律
C:定理
D:定式
答案: 【】
3、文化变迁分为无意识变迁和有意识变迁,而有意识变迁又包括 几种类型。
A:主动变迁
B:指导性变迁
C:强制变迁
D:创造性变迁
答案: 【】
4、主动变迁是变迁主体自觉、自愿、主动发起的。如我国历史上的 。
A:变革
B:变法
C:革命
D:改革
答案: 【】
5、( )是文化变迁的主要途径。
A:创新
B:传播
C:涵化
D:进化
答案: 【】
6、通常而言,创新包含 几种形式
A:独创
B:发现
C:发明
D:革新
答案: 【】
7、依据传播形式的不同,文化传播又分为 几类。
A:直接传播
B:间接传播
C:刺激传播
D:纵向传播
答案: 【】
8、涵化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A:接受
B:抗拒/拒斥
C:接收
D:适应(同化或融合)
答案: 【】
9、在早期进化论学者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
A:斯宾塞
B:泰勒
C:摩尔根
D:弗雷泽
答案: 【】
10、西方学术界有哪些不同的学派对文化变迁的原因作出过阐释?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生理因素或种族因素决定论
C:技术因素决定论
D:文化传播论
答案: 【】
11、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
B:文化本身的矛盾冲突、文化的分化
C:地理环境的变化
D:外来群体文化传播的影响
答案: 【】
第九章 章节测试
1、华夏伦理文化的价值体系在其初始阶段显现出某种相对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A:对
B:错
答案: 【】
2、五帝时代是个大发明、大发现的时代,也是个“人胜天”的时代
A:对
B:错
答案: 【】
3、经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门以儒学经典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A:对
B:错
答案: 【】
4、金代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以道为主,道释儒三教合一的全真道
A:对
B:错
答案: 【】
5、墨家与儒家在先秦同为“显学”。
A:对
B:错
答案: 【】
6、中国华夏伦理文化的确立是在
A:原始社会末期五帝时代
B:奴隶社会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
答案: 【】
7、中国礼乐文化的提升是在
A:原始社会末期五帝时代
B:奴隶社会西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 【】
8、不属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三次高潮是
A:华夏伦理文化的确立
B:礼乐文化的提升
C:开放的文化体系的确立
D:哲学体系的建立
答案: 【】
9、汉代今文经是指用当时汉代通行的文字()写成的经书。
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楷书
答案: 【】
10、汉代古文经学重视的经书是
A:春秋公羊传
B:春秋谷梁传
C:周礼
D:易经
答案: 【】
11、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是
A:君子
B:隐士
C:义侠
D:英雄
答案: 【】
12、我国自秦以后历代统治者实施的政治哲学模式是
A:外儒内法
B:外儒内道
C:外法内儒
D:外道内儒
答案: 【】
13、佛教经过与儒道 两家的依附、对抗、吸收过程,最终中国化的时期是
A:魏晋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
14、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张载
答案: 【】
15、下列属于中国化佛教宗教的是
A:天台宗
B:禅宗
C:律宗
D:唯识宗
答案: 【】
16、墨学具有儒、道两种学说所缺乏的价值
A:平民性质
B:科学品格
C:逻辑推理内容
D:靠“气力”立于世的独立精神
答案: 【】
17、佛教名山主要有
A:山西五台山
B:浙江普陀山
C:四川峨眉山
D:安徽九华山
答案: 【】
第十章 章节测试
1、洋务派所标榜的洋务运动的目标是( )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振兴中华”
答案: 【】
2、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
A: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C: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洋务派的论战
答案: 【】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 )
A:戊戌维新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革命
答案: 【 】
4、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中国同盟会
B:中华革命党
C:兴中会
D:光复会
答案: 【】
5、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内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 【 】
6、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社会选择题。针对这些选择题,他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孙中山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答案: 【】
7、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选项内容不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B: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C: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D:新文化运动为外国各种思想流派传入中国敞开了大门
答案: 【】
8、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李达
D:瞿秋白
答案: 【】
9、主张全盘西化的代表是( )
A:陈序经
B:胡适
C:张佛泉
D:陈独秀
答案: 【】
10、以下各项属于维新变法中改良派纲领的是( )
A:政治方面,上书要求实行“议郎”制
B:政治方面,施行君主专制制度
C:经济方面,上书要求“富国之法”、“养民之法”
D:文化教育方面,上书要求实行“教民之法”
答案: 【】
11、严复在《天演论》中,以( )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A:“物竞天择”
B:“适者生存”
C:民约论
D:新学论
答案: 【
】
12、19世纪90年代,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围绕以下哪些内容展开( )
A:要不要破除陋习
B:要不要维新变法
C: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
D: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答案: 【】
13、以下对辛亥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B: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C: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D:广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答案: 【】
14、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 【】
15、孙中山早期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包括( )两项内容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 【】
16、以下属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的是( )
A:中外反动势力的力量过于强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领导人的失策
答案: 【】
1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答案: 【】
18、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作为基本口号,当时提倡的民主( )
A: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
B: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态度
C:指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答案: 【】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投资学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第一章 章节测试1、下列不属于投资行为的是( ) A:购买衣服与食物B:购买上市公司股票C:修建地铁网络D:新建一条生产线答案: 【】2、除发电外,三峡工程的建设还有利于长江上游的航运以及下游的防洪,这是该工程的( ) A:直接效益B:宏观效益C:社会效益D:财务效益答案: 【...
查看答案 -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二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二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单元二自测 一、判断题1.文案调查也称案头调查,收集的资料也叫案头资料或一手资料。( )2.文案调查发比实地调查法更...
查看答案 -
湖南城市学院机电传动与控制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50分)第1 题:电动机所产生的转矩在任何情况下,总是由轴上的负载转矩和()之和所平衡。A. 静态转矩B. 加速转矩C. 减速转矩...
查看答案 -
投资学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湖南大学)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绪论 章节测试1、关于金融资产说法错误的是 A:金融资产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代表B:金融资产往往同时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两端C:金融资产一定是无形资产D:金融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自然损耗答案: 【】2、James在孤岛捡到了一百万美元现钞并带回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并且不考虑法律风险,下列说...
查看答案 -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四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四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单元四自测 一、判断题1.调查内容较少,项目简单可采用面谈访问或留置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 2. 调查人员要尽量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