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微生物学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章节测试
1、巴斯德实验证明了牛肉汤变酸的原因。( )
A:错
B:对
答案: 【】
2、现在,微生物学研究的不可替代性,并将更加蓬勃发展,这是因为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又具有其他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广泛的应用性。( )
A:对
B:错
答案: 【】
3、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人是科赫,他是微生物学的先驱。( )
A:错
B:对
答案: 【】
4、标有“CT”的镜头是( )。
A:相差物镜
B:合轴调节望远镜
C:照相目镜
答案: 【
】
5、人类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食品有( )。
A:其余都不对
B:香肠
C:火腿
D:黄瓜
E:酸乳酪
答案: 【
】
6、( )不属于真核类。
A:原生动物
B:霉菌
C:酵母菌
D:蕈菌
E:支原体
答案: 【
】
7、第一个发现丝状真菌的科学家是( )。
A:巴斯德
B:Robert Hooke
C:J. Watson
D:Crick
E:列文虎克
答案: 【
】
8、据有关统计表明,20世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从事微生物研究的约占了( )。
A:1/3
B:1/20
C:1/10
D:2/3
答案: 【
】
9、以下被称为“微生物学先驱者”的是( )。
A:科赫
B:列文虎克
C:富兰克林
D:巴斯德
答案: 【
】
10、以下被称为“微生物学奠基人”的是( )。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富兰克林
D:科赫
答案: 【
】
11、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指( )。
A:吸收多转化快
B:生长旺繁殖快
C:体积小面积大
D:适应强易变异
E:分布广种类多
答案: 【
】
12、原核类的三菌是指( )。
A:蓝细菌
B:蕈菌
C:放线菌
D:霉菌
E:细菌
答案: 【
】
13、微生物的特点“小、简、低”是指( )。
A:进化地位低
B:结构简单
C:形体微小
D:营养需求低
答案: 【
】
14、;
1、蘑菇、香菇、灵芝属于蕈菌。( )
A:错
B:对
答案: 【】
15、真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属于真核生物界。( )
A:对
B:错
答案: 【】
第一章 章节测试
1、由于形成放线菌菌落的气生菌丝之间存在以下状况,故菌落表面干燥( )。
A:其余都不对
B:含有大量的水
C:一般不存在毛细管水
D:含有少量的水
答案: 【
】
2、嗜冷菌在低温下能保持膜的流动性,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 )。
A:饱和脂肪酸
B:脂多糖
C:不饱和脂肪酸
D:磷脂
答案: 【
】
3、类脂A是革兰阴性菌( )的物质基础。
A:细胞壁
B:外毒素
C:内毒素
D:质膜
E:半乳糖
答案: 【
】
4、青霉素对原核微生物抑制作用的物质基础是( )。
A:荚膜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D:脂多糖
答案: 【
】
5、真细菌中的多糖类贮藏物以( )为主。
A:淀粉
B:阿拉伯糖
C:糖原
D:乳糖
E:半乳糖
答案: 【
】
6、细菌的呼吸链在( )上。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液中
D:质粒
E:线粒体
答案: 【
】
7、芽孢的芽孢衣主要含( ),因此它赋予芽孢抗酶解、抗药物的特性。
A:角蛋白
B:整合蛋白
C:胶原蛋白
D:微纤丝
E:疏水性角蛋白
答案: 【
】
8、细菌的菌毛的主要功能是( )。
A:运动
B:附着
C:致病性
D:传递遗传物质
答案: 【
】
9、细菌芽孢是( )。
A:营养体
B:营养体和休眠体
C:其余都不对
D:休眠体
E:繁殖体
答案: 【
】
10、原核生物细胞膜的两个成分是( )。
A:DNA和RNA
B:核酸和糖类
C:ATP和肽聚糖
D:蛋白质和脂类
E:ATP和脂类
答案: 【
】
11、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呈现深紫色的为阳性,红色的为阴性。( )
A:错
B:对
12、肽聚糖是G+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 )
A:对
B:错
13、假肽聚糖只是一部分古生菌所具有的细胞壁成分。( )
A:错
B:对
14、原核生物细菌的核糖体是分散于细胞质中,沉降系数为70S。( )
A:错
B:对
15、在真核微生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存在着只有原核生物才有的70S核糖体。( )
A:错
B:对
第二章 章节测试
1、在真菌细胞中具有维持细胞营养及防止外来微生物或异体物质侵袭的细胞器是( )。
A:内质网
B:叶绿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E:溶酶体
2、酵母是( )。
A: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B:其余都不对
C:丝状真菌
D: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E:多细胞真菌
答案: 【
】
3、指出错误回答,真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通过( )。
A:裂殖
B:菌丝片段
C:分生孢子
D:芽殖
答案: 【
】
4、担子菌的双核菌丝的延长,依靠( )机制。
A:芽殖
B:钩状结合
C:锁状结合
D:横割分裂
E:裂殖
答案: 【
】
5、酵母菌主要生长在( )。
A:偏碱的含糖环境
B:偏酸的无糖环境
C:偏碱的无糖环境
D:中性环境
E:偏酸的含糖环境中
答案: 【
】
6、酵母菌的有性生殖是产生( )。
A:接合孢子
B:卵孢子
C:节孢子
D:孢囊孢子
E:子囊孢子
答案: 【
】
7、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是( )。
A:青霉
B:枯草杆菌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E:链霉菌
答案: 【
】
8、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藕节状、细腰状,通常称为( )。
A:其余都不对
B:有隔菌丝
C:菌丝
D:假菌丝
E:无隔菌丝
答案: 【
】
9、在自然界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主要分解者是( )。
A:霉菌
B:酵母菌
C:细菌
D:放线菌
答案: 【
】
10、酵母菌细胞壁是有特殊成分组成的,其外层中层内层分别是( )。
A:纤维素 甘露聚糖 葡聚糖
B:几丁质 蛋白质 葡聚糖
C:甘露聚糖 蛋白质 葡聚糖
D:葡聚糖 蛋白质 甘露聚糖
答案: 【
】
11、所有的原生动物都具有鞭毛。( )
A:错
B:对
12、细胞上的芽痕和蒂痕有相同的数目。( )
A:错
B:对
13、菌环和菌索是特化的休眠体。( )
A:错
B:对
14、几丁质酶体具有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的功能。( )
A:对
B:错
15、糙面内质网上无核糖体颗粒。( )
A:错
B:对
第三章 章节测试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
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
C:没有细胞结构
D:可以独立生活
答案: 【
】
2、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
A: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B: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C: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D: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答案: 【
】
3、E.coli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 )。
A:杆状
B:蝌蚪形
C:球形
D:丝状
答案: 【
】
4、除( )现象外,其余均属于发酵系统污染噬菌体时出现的异常变化。
A:发酵液由浑浊变清
B:光密度值增加
C:发酵液变得黏稠
D:发酵液对流活动减弱
答案: 【
】
5、以增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是( )。
A:病毒
B:酵母菌
C:细菌
D:霉菌
答案: 【
】
6、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主要分为( )。
A:胞内积累期,裂解期,平稳期
B:延迟期,裂解期,平稳期
C:隐晦期,裂解期,平稳期
D: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
答案: 【
】
7、类病毒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它只含有( )。
A:单链环状RNA分子
B:双链线状DNA分子
C:双链线状RNA分子
D:单链环状DNA分子
答案: 【
】
8、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不会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 )
A:错
B:对
9、病毒形态结构有两个基本的对称体制,螺旋对称和二十面体对称。有些病毒的形态结构呈现所谓的复合对称,只不过是螺旋对称和二十面体对称的综合。( )
A:对
B:错
10、一种病毒粒子的核酸有DNA和RNA。( )
A:对
B:错
11、迄今为止,没有在动物中发现类病毒,没有在动物病毒中发现拟病毒,没有在植物中发现肮病毒。( )
A:错
B:对
12、一但温和噬菌体将自身的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去,此时的宿主细胞因有其存在而无被裂解的危险。( )
A:错
B:对
第四章 章节测试
1、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
A:特异性载体蛋白
B:前者不需要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C: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适用于培养( )。
A:蓝细菌
B:细菌
C:放线菌
D:真菌
3、主动运转过程分子( )运动。
A:向低分子浓度区域
B:逆浓度梯度
C:不依赖载体
D:顺浓度梯度
4、微生物细胞吸收无机离子、有机离子、乳糖和蜜二糖或者葡萄糖,通常用的运输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基团移位
C:促进扩散
D:单纯扩散
5、参与微生物基团移位运输方式的体系是( )。
A:Hpr+酶Ⅰ+酶Ⅱ
B:酶Ⅱ
C:Hpr
D:酶Ⅰ
6、一般而言,真菌获取营养是通过( )。
A:光合作用
B:消化有机基质
C:寄生
D:吞噬作用
7、化能自养型细菌是从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获得能量并( )的细菌。
A:难以染色
B:引起人类疾病如土拉菌落
C:利用环境中预先形成的有机物
D:利用环境中的无机化合物进行生长
8、最适合放线菌生长的培养基为( )。
A:马铃薯培养基
B:牛肉膏蛋白膝培养基
C: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D:高氏一号培养基
9、实验室配置固体培养基时,琼脂加入量通常为( )。
A:2%
B:0. 5%
C:1%
10、各种微生物一般都含有其合适的pH生长范围,放线菌的pH应为( )。
A:7.5~8.5
B:7.0~8.0
C:8.0~9.0
D:3.8~6.0
11、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是所有成分的性质和数量已知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
A:错
B:对
12、尽管碳源氮源和能源是几个不同的概念,但有很多物质却同时具有氮源碳源和能源三者的作用。( )
A:错
B:对
13、糖运进微生物靠基因移位和主动运输。( )
A:错
B:对
14、培养细菌所用的牛肉膏和蛋白膝培养基中,蛋白膝1%,牛肉膏0.5%,NaCl 0.5%含量都已确定,因此是一种合成培养基。( )
A:对
B:错
15、光能自养菌和化能自养菌都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 )
A:错
B:对
16、扩散过程分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跨膜运输。( )
A:对
B:错
17、异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量。( )
A:对
B:错
18、所谓异养微生物一般认为是碳源必须是有机物,氢供体是有机物,能源则可以氧化有机物或吸收光能获得。( )
A:对
B:错
19、促进扩散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机制,通过特异性载体蛋白可将营养物质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行。( )
A:错
B:对
第五章 章节测试
1、在四条产能代谢途径中,最终产生丙酮酸的途径有以下两条( )。
A:EMP及TCA
B:EMP及ED
C:HMP及ED
D:EMP及HMP
2、在下列微生物中( )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
A:放线菌
B:蓝细菌
C:大肠杆菌
D:链球菌
3、合成代谢是微生物细胞中( )的一个过程。
A:微生物细胞分解大分子为较小的分子
B: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是关键的中间产物
C:在电子载体间传递电子
D:合成大分子及细胞结构
4、分解代谢是微生物细胞中( )的一个过程。
A:合成分子及细胞结构
B:微生物细胞分解大分子为较小的分子
C:在电子间传递电子
D:其余都不对
5、驱动光合作用反应的能量来自( )。
A:日光
B:氧化-还原反应
C:ATP分子
D:乙酰CoA分子
6、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 )。
A: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
B: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C:酶不起作用
D:从一个单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
7、微生物中蛋白质合成是( )的一个方面。
A:光合作用
B:分解代谢
C:合成代谢
D:化学渗透
8、下面所有特征适合于三羧酸循环,除了( )之外。
A:所有的反应都要酶催化
B:循环时形成柠檬酸
C:反应导致葡萄糖合成
D:二氧化碳分子以废物释放
9、在四条产能代谢途径中,有三条途径可形成NAD,它们是( )。
A:HMP,ED,TCA
B:EMP,HMP,ED
C:EMP,HMP,TCA
D:EMP,ED,TCA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次生代谢产物的是( )。
A:核黄素
B:磷脂
C:链霉素
11、硝化细菌是一类能使还原态无机N转化为氧化态无机N的细菌,都属于自养微生物。( )
A:对
B:错
12、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磷酸化是生物获取能量的唯一途径。( )
A:对
B:错
13、ED途径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 )
A:对
B:错
14、在谷氨酸发酵中,生物素的浓度对其产量有明显的影响,高浓度的生物素有利于谷氨酸的高产。( )
A:错
B:对
15、EMP和HMP代谢途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微生物的糖代谢中。( )
A:错
B:对
16、所有的微生物都可用水作为置换电子。( )
A:对
B:错
17、蓝细菌是好氧细菌,它们通过糖酵解过程,利用光能产生它们的糖类。( )
A:错
B:对
18、ED途径一般存在于好氧生活的细菌中。( )
A:对
B:错
答案: 【】
第六章 章节测试
1、直接显微镜计数法可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 )。
A:病毒
B:原生动物
C:真菌
D:细菌
答案: 【】
2、防腐抑制微生物的方法很多,除了( )。
A:缺氧
B:高渗
C:低温
D:加氧化剂
答案: 【
】
3、微生物细胞生长是( )。
A:细胞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
B:质变过程
C:产生新一代
D: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过程
答案: 【】
4、牛奶、啤酒、果酒和酱的消毒一般采用( )。
A:间歇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常规加热法
D:连续加压灭菌法
5、各种嗜温型微生物生长最适温度为( )
A:25~37℃
B:35~40℃
C:15~20℃
D:22~40℃
6、要杀死培养基中的芽孢,需选择( )。
A:加压蒸气灭菌15S
B:巴氏消毒法20min
C:煮沸l0min
D:高压蒸气灭菌法15~30min
答案: 【
】
7、链霉素的治病作用主要是( )。
A:影响细胞质膜的功能
B:干扰核酸合成
C:抑制蛋白质合成
D:破坏细胞壁合成
8、对于空气和不耐热的液体培养基的灭菌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 )。
A:紫外照射
B:超声波
C:膜滤器
D:加盐
9、利用稀释平皿计数法可准确的检测出放线菌或霉菌的营养体数量。( )
A:错
B:对
10、药用抗生素的最初来源是许多微生物。( )
A:对
B:错
11、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 )
A:对
B:错
12、某些微生物产生抗生素是为了生存竞争。( )
A:对
B:错
13、由于稳定期时的菌体产量最高,因此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是发酵生产中用作“种子”的最佳种龄。( )
A:对
B:错
14、巴氏消毒法是通过加热方式杀灭液体(如啤酒、牛奶等)中的所有微生物。( )
A:对
B:错
15、95%乙醇常用作皮肤和器械的表面消毒。( )
A:错
B:对
16、在微生物生长的迟缓期,细胞快速分裂。( )
A:错
B:对
17、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是活菌数。( )
A:对
B:错
18、对于同一种微生物来言,其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有不同的最适温度,也就是说最适生长温度并不等于生长量最高的培养温度,也不等于发酵速度最高时的培养温度,更不等于累积某一代谢产物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
A:错
B:对
第七章 章节测试
1、下述特征中( )与局限性转导有关。
A:与细菌染色体整合附着的病毒
B:进入细菌时DNA立即被裂解的病毒
C:在宿主菌中立即复制的病毒
D:在宿主菌中不能复制的病毒
答案: 【
】
2、( )是细菌接合过程所必需的。
A:高浓度的葡萄糖分子
B:两个活的细菌
C:细菌中增殖的病毒
D:一个活的受体细胞和一个死的受体细胞
答案: 【
】
3、Hfr是( )的一种菌株。
A:有转导能力
B:从受体细菌获得染色体物质
C:一个宿主染色体上整合有质粒
D:含有许多不寻常的质粒
答案: 【
】
4、下列是四个微生物的典型实验,其中( )不能用来证明突变的自发性。
A:普遍性转导
B:波动实验
C:涂布实验
D:影印实验
答案: 【
】
5、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是( )。
A:变量实验,涂布实验,平板影印培养实验
B:经典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变量实验
C:经典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D:平板影印培养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答案: 【
】
6、通过完全缺陷型或部分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断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的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 )。
A:转导
B:结合
C:转化
D:原生质体融合
答案: 【
】
7、Hfr菌株与F-菌株相接合后,发生基因重组的频率要比单纯用F+与F-接合后的频率高出数百倍,这是因为在Hfr菌株细胞中,其F质粒( )。
A:已被裂解
B:是部分双倍体
C:处于游离态
D:以整合在核染色体组特定位点上
答案: 【
】
8、微生物对药物的抗性可通过( )获得。
A:接合
B:其余都对
C:转化
D:转导
答案: 【
】
9、细菌中紫外线引起的突变是由于相邻鸟嘌呤分子彼此结合而形成二聚体的突变。
A:对
B:错
10、Hfr菌株与F-菌株接合后会使F-菌株转性变为F+菌株。
A:错
B:对
11、微生物菌种退化的选择题在工业生产中有时会遇到,一旦菌种退化,生产效率下降,更重要的是:退化菌种群体中再也找不到生产能力正常的细胞。
A:对
B:错
12、质粒是细胞染色体外的环状DNA。
A:对
B:错
13、没有病毒的干预,转导是不可能的。
A:错
B:对
14、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A:错
B:对
15、为了实现转导,病毒DNA常常需要与宿主菌染色体相连。
A:错
B:对
16、菌种退化主要由培养或菌种保藏条件引起的。
A:错
B:对
17、重组DNA是将新的基因加到原来微生物已有的基因组中的基因重组。
A:对
B:错
18、细胞中质粒可自行消失,也可自发产生。
A:错
B:对
第八章 章节测试
1、微生物与反刍动物(牛、羊等)之间的关系为( )。
A:寄生
B:互生
C:拮抗
D:共生
答案: 【
】
2、下列生物中( )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
A:细菌
B:原生动物
C:植物根系
D:蚯蚓
答案: 【
】
3、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少是( )。
A:河水
B:湖水
C:长期降水后的水
D:近海海水
答案: 【
】
4、在土壤的环境中多数细菌见于( )。
A:在最表面的几毫米
B:土壤的最深部分
C:最上面的25cm处
D:仅在有大量沙的地方
答案: 【
】
5、( )是微生物生存的大本营。
A:土壤
B:水
C:空气
答案: 【
】
6、两种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后,不能够( )。
A: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分工
B:组成一个结构统一的生物体
C:由其他微生物任意代替其中的任何一种微生物
D:像一种生物一样繁衍
答案: 【
】
7、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 )。
A:微生物生物化学
B:微生物进化
C:微生物生态学
D:微生物生理学
8、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主要着眼于利用其( )。
A:合成菌体蛋白的能力
B:高效能量转化能力
C:复杂有机物的降解能力
D:多种生化转化能力
答案: 【
】
9、( )属于极端微生物。
A:超嗜热古生菌
B:面包酵母
C:根瘤菌
答案: 【
】
10、常规活性污泥法中利用微生物的哪个生长阶段( )。
A:衰亡期
B:停滞期
C:对数生长期
D:静止期
答案: 【
】
11、内生、外生菌根真菌都可人工培养。
A:错
B:对
12、噬菌体和细菌是捕食关系。
A:错
B:对
13、常规活性污泥法利用处于对数期的微生物进行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A:对
B:错
14、根际微生物一般比根际外微生物数量少。
A:对
B:错
15、微生物是河流自净中最有力的生态因素。
A:对
B:错
16、固氮可以由与豆科绿色植物共生的细菌独自完成。
A:对
B:错
17、多数土壤含有丰富并且各个不相同的微生物群落,包括原生动物、蓝细菌、藻类、细菌和真菌。
A:错
B:对
第九章 章节测试
1、微生物所产生干扰机体细胞和组织生理作用的有毒物质被描述为( )。
A:抑制素
B:毒素
C:抗生素
D:细菌素
答案: 【
】
2、注射( )而使机体产生的免疫力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A:类毒素
B:菌苗
C:高免血清
D:疫苗
答案: 【
】
3、肉毒梭菌污染肉品后,可致人食肉中毒,是由于( )造成的。
A:肉毒梭菌毒素
B:肠毒素
C:肉品
D:肉毒梭菌
答案: 【
】
4、人的抗体可以分为IgGA、IgGB、IgGC、IgGD和IgGE五种类型。
A:错
B:对
5、传染是指寄生物和宿主间发生相互关系的一个过程。
A:对
B:错
6、当一个人通过注射疫苗获得抗体时,这种方式产生的免疫称为天然获得被动免疫。
A:错
B:对
7、抗原一般应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A:错
B:对
8、克隆选择学说的优点在于其能很好解释获得性免疫的三大特点,识别、记忆和自身禁忌。
A:对
B:错
第十章 章节测试
1、以下分类阶元中最大的是( )。
A:Species
B:Order
C:Phylum
D:Genus
E:Family
F:Class
答案: 【
】
2、真菌界中发现的两个类群生物是( )。
A:细菌和原生动物
B:病毒和酵母菌
C:酵母菌和霉菌
D:霉菌和细菌
答案: 【
】
3、所有下列生物都被认为是真菌,除了( )之外。
A:酵母菌
B:变形虫
C:蘑菇
D:霉菌
答案: 【
】
4、16S rRNA为( )所特有。
A:细菌
B:原核生物
C:真核生物
答案: 【
】
5、三界生物系统是指( )。
A:真细菌、古生菌、真核生物
B:病毒、细菌、真菌
C:微生物、植物、动物
答案: 【
】
6、GC可用于分析细菌的代谢产物挥发性脂肪酸和胞膜中的脂肪酸,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
A:错
B:对
7、(G+C) mol%值相差在5%以上的两株菌肯定不是一个种,即使在其他性状相似的情况下,也可做出上述结论。( )
A:对
B:错
答案: 【】
8、在微生物学名后面附有“sp. nov”符号时,表示该菌种是一个新种。( )
A:错
B:对
答案: 【】
9、微生物系统分类章从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科、目、属、种。( )
A:对
B:错
答案: 【】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投资学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第一章 章节测试1、下列不属于投资行为的是( ) A:购买衣服与食物B:购买上市公司股票C:修建地铁网络D:新建一条生产线答案: 【】2、除发电外,三峡工程的建设还有利于长江上游的航运以及下游的防洪,这是该工程的( ) A:直接效益B:宏观效益C:社会效益D:财务效益答案: 【...
查看答案 -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二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二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单元二自测 一、判断题1.文案调查也称案头调查,收集的资料也叫案头资料或一手资料。( )2.文案调查发比实地调查法更...
查看答案 -
湖南城市学院机电传动与控制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50分)第1 题:电动机所产生的转矩在任何情况下,总是由轴上的负载转矩和()之和所平衡。A. 静态转矩B. 加速转矩C. 减速转矩...
查看答案 -
投资学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湖南大学)
点击下方查看答案 绪论 章节测试1、关于金融资产说法错误的是 A:金融资产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代表B:金融资产往往同时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两端C:金融资产一定是无形资产D:金融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自然损耗答案: 【】2、James在孤岛捡到了一百万美元现钞并带回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并且不考虑法律风险,下列说...
查看答案 -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四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江苏开放市场调查与预测第四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单元四自测 一、判断题1.调查内容较少,项目简单可采用面谈访问或留置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 2. 调查人员要尽量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