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天津刘旭抢劫、盗窃、杀人案》 抢劫、盗窃犯刘旭,其案以手段残忍、作案频繁、社会后果恶劣及高智能化而轰动一时,
《天津刘旭抢劫、盗窃、杀人案》
抢劫、盗窃犯刘旭,其案以手段残忍、作案频繁、社会后果恶劣及高智能化而轰动一时,他被抓获后为了保命,在看守所里拼命读书、做实验,一年的时间里搞了八项发明,其中磁动机、ATM自动提款机的多功能防盗器、机动车锁定防盗器等五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被媒体冠之以“天才大盗”的头衔。但刘旭系集团主犯,参与抢劫作案2起,数额148万元,并具有致被害人死亡、持枪、多次抢劫财物数额巨大等法定严重情节;另外,刘旭在将近2年的时间里,参与盗窃70起,数额237万元,犯罪性质特别严重。因此,虽认定刘旭有立功表现,2002年7月仍被判处死刑。回顾其成长历程:
(1)刘旭父母是下乡知青,回城后都在公安系统工作。他们工作忙,又都想着当先进,经常丢下孩子没人管。逃学的事从小学就开始。老师的方法很简单:请家长,告状。父母倒是管得很严,但道理讲讲就烦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打,特别是父亲打得很凶。体罚的结果是:开始时还怕,后来则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偏要去做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于是逃学的时候越来越多,一周起码三、四天。 初一的时候,只上了半学期就再也不想上了。父母没辙,打他就跑,跑得让他们找不着。
(2)在2002年度,从师生人数和专利数的比例来看,1341名清华大学师生或者14231名北京大学师生才能拿到五项国家专利,而刘旭为保命在一年中就获得了。刘旭属于那种喜欢手脑并用,对纸上谈兵的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对于那些照本宣科的、填鸭式的文化课程没有兴趣,厌恶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据心理学界测量,这类学生在中小学中约占三分之一。刘旭,就是这个厌学群体中的一员。因为老师翻来覆去地讲,还要没完没了地写和背,而他听一遍、或是看两遍就会了。不上学了,就在家里摆弄家用电器。他常常从废旧商品市场上抱回一些坏了的电视机、和电脑之类,自己动手拆卸、修补、组装,又使之变成能用的商品。但刘旭回首自己走过的道路,告诫那些青年学生:逃学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辍学则是一道底线,也是走向堕落的开始。 (3)离开学校后,父母把他盯得很紧,生怕其和坏孩子们学坏。刘旭向父母保证,尽管其最要好的朋友祝金树是个因盗窃判过3年徒刑的人,他仅是跟他们一起玩玩儿,绝不会和他们同流合污。他是没办法,不和他们在一起,没人答理他这个失学青年。祝金树不止一次劝他入伙,都被他拒绝,因团伙中多人曾多次被判刑、劳教,但时间一久,就不知不觉地滑了进去。1999年4月的一日晚,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后已近半夜,祝金树提出想坐刘旭的车去办点事。车到一个路口时,他们让他停下等会儿并进了楼群,时间不长就说笑着回来。快到家门口时,祝金树突然递给刘旭一沓钞票,约摸两千元的样子。并说‘应该有你一份,你开车了,还给我们望了风。’刘旭一下子就明白了:刚才他们在盗窃。他的心猛然一颤,想把钱退回去,但想这个朋友马上就会因此而丢掉,那些朋友对他又是那么“好”……就收下了那钱,从此也就算是加入了团伙。并利用自己的知识自制小口径手枪、拧门撬锁、破坏电路、气焊切割自动取款机,成为团伙的“领军人物”。特别是在无意中得知盗窃取款机是盗窃金融机构,将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后,更加胆大妄为。
要求:运用社会原因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为何其从一个极具天赋的少年到一个不可救药的死囚?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是( )
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是( ) A、 广义犯罪学 B、 狭义犯罪学 C、 比较犯罪学 D、 犯罪学...
查看答案 -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查看答案 -
在犯罪学研究中,研究者直接感知、记录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资料的方法是( )
在犯罪学研究中,研究者直接感知、记录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资料的方法是( ) A、 访谈法 B、 问卷法 C、 观察法 D、 实验法...
查看答案 -
在下列被害预防措施中,属于公安机关所开展的有( )
在下列被害预防措施中,属于公安机关所开展的有( ) A、 重视被害预防工作的科学性 B、 将被害预防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 C、 针对特定类型的被害人,开展全国性或地区性的被害预防活动 D、 建立被害发生过程中的快速反应机制...
查看答案 -
我国的被害预防职能部门分为( )
我国的被害预防职能部门分为( ) A、 综合组织、公安机关、共青团组织 B、 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法院、各行业协会。 C、 综合组织、司法组织及其他职能组织。 D、 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法院、居委会。...
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