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在线学习搜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题库 > F犯罪学

问题

《苏州马雪明杀人案》 2007年3月22日,苏州“钉子户”马雪明亦有惊世之举:将拆迁方代表杀死2人,重伤1人。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江苏开放大学   浏览:0

《苏州马雪明杀人案》

2007年3月22日,苏州“钉子户”马雪明亦有惊世之举:将拆迁方代表杀死2人,重伤1人。

从报道看,马雪明等拆迁户并没有得到建设方的平等对待。住户和拆迁公司的分歧集中在房屋面积上。拆迁公司只按原始房产证上的面积补偿,但住户们房子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此后各家都在自家宅基地上逐渐加修房屋。如今,这些房屋不能计入赔偿面积。于是,在长时间协商无果的情况下,马雪明和另一户人家成了“钉子户”。这里,首先是建设拆迁方没有根据拆迁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协商,就单方面地制定出了补偿标准。

接受委托的拆迁公司对拆迁户又采取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搬迁越晚,补偿费扣得越多,一李姓人家最初没在拆迁协议上签字。一周后决定搬迁,赔偿数额却变成了70万出头,整整少了十万。“钉子户”马雪明的待遇便可想而知。

同其他地方的“钉子户”一样,瞅人不在,推土机就可能在片刻间将房屋夷为一片废墟,于是,时刻不离的坚守成了无奈的选择,但经常会有砖头飞进窗户,或者半夜有人敲门。同时,拆迁公司项目经理的目中无人和颐指气使又在时时刺痛着拆迁户的心。那个李姓拆迁户称,“跟我们没什么废话的,就是狠狠告诉你,快点搬走!”另一“钉子户”跑到拆迁公司要说法,项目经理笑着说,“你还是来了?我告诉你,你再去买两双新鞋,鞋底跑穿了,还要来见我。”

当然,马雪明性格的内向和“认死理”不能不说是他走向极端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他家庭的贫困也是他失去生活信心,走向绝路的诱因。马雪明杀人后,他的哥哥马海龙帮他搬家时,所有的家具装了不到一车。马雪明家被子都是白色的被面,马海龙禁不住掉泪,“老四(马雪明)家的被面,都是到别人家丧事上拣的白布回来缝成的。他老婆下岗,儿子读书,从没过什么好日子。”

要求:运用犯罪社会原因的知识和理论分析马雪明杀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