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江苏开放心理健康过程性考核作业二(占考核成绩的15%)
1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 )三个部分。
A:主体我
B:现实自我
C:客体我
D:超我
答案:
2
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分散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答案:
3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规律是( )。
A:没有规律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样
D:先快后慢
答案:
4
绝大多数的梦都会发生在( )阶段。
A:浅度睡眠期
B:快速眼动睡眠期
C:中度睡眠期
D:入睡期
答案:
5
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答案:
6
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有些人故意穿得很独特从而吸引别人眼球,这是因为知觉的( )而产生的效果。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答案:
7
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
A:学会调适
B:寻求发展
C:个案辅导
D:开发潜能
答案: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0
8
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随意注意
答案:
9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
A:心境
B:激情
C:热情
D:应激
答案:
10
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B: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D: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答案:
11
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注意到窗外有人大声哭泣。这种注意属于(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答案:
12
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 )。
A:印象
B:想象
C:迹象
D:表象
答案:
13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 )。
A:迅速性
B:价值性
C:流畅性
D:多样性
答案:
14
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多伊奇
B:韦纳
C:耶克斯和多德森
D:马斯洛
答案:
15
提出理性情绪疗法的心理学家是( )。
A:马斯洛
B:韦纳
C:弗洛伊德
D:艾利斯
答案:
16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A:首因效应
B:社会过滤效应
C:最近效应
D:近因效应
答案:
17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可控制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
A:运气好坏
B:努力程度
C:能力高低
D:任务难易
答案:
多选题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4分难度:中等得分:0
1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其种类除有形象记忆和情景记忆以外,还有( ) 。
A:语言记忆
B:语文记忆
C:运动记忆
D:情绪记忆
答案:
2
少年期的儿童试图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因此,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又称为( )。
A:危险期
B:多事期
C:新时期
D:心理断乳期
答案: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答案:
判断题
1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
认知疗法(认知主义)注重改变不良的认知,即不合理的、歪曲的、消极的信念和想法,认为不良的认知是引发自我挫败行为的根本原因,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可以改变情绪和行为。
A正确
B错误
答案:
3
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A正确
B错误
答案:
4
心理是主观存在的客观反映。
A正确
B错误
答案:
5
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A正确
B错误
答案:
6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A正确
B错误
答案:
7
教师要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引导学生进行“任务难度归因”“能力归因”,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动机。
A正确
B错误
答案:
8
不合理信念包括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糟糕至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9
心理健康教育能治好大多数心理疾病。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0
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1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意义记忆能力逐渐发展,机械记忆能为逐渐减弱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2
社会适应良好指能见机行事。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3
学习中的遗忘速度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成负加速型。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4
自我意识正确指和多数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5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6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理解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7
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但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气质本身不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8
知觉和感觉都只是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都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9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成年人存在大量纯粹的感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0
一般来说,最先遗忘的是对学生没有重要意义、不引起学生兴趣、不符合其需要的,或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占主要地位的那些材料。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1
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2
上课时,教师一边授课、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教师是利用了注意的转移。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3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4
性别角色分化指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5
小刚思维非常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他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人际关系搞得很不错。 他的这种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6
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非智力因素。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7
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他在对人产生认知之前,就已经将对方的某些特征先入为主地存在于自己的意识中,使知觉者在认识他人时不自觉地处于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不包括()。
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不包括()。选择一项:a. 健康的身体b. 有效的自我调控c. 正确的自我认知d. 良好的自我体验...
查看答案 -
心理和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健身就是健心。
心理和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健身就是健心。选择一项:对错...
查看答案 -
自我关爱指的是一种能够宽容自己,接纳自己,理解自己的过失和苦难,同时也能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完美的能力。
自我关爱指的是一种能够宽容自己,接纳自己,理解自己的过失和苦难,同时也能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完美的能力。选择一项:对错...
查看答案 -
家庭规则是家庭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领悟和遵守它们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规则是家庭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领悟和遵守它们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选择一项:对错...
查看答案 -
无论外在环境如何,个人自己始终有选择的自由。
无论外在环境如何,个人自己始终有选择的自由。选择一项:对错...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