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江苏开放心理健康过程性考核作业一(占考核成绩的15%)
点击最下方查看答案(加入会员江苏开放一站式搜题学习)
可按江苏开放+科目名称进行搜索,
本次为随机试题按Ctrl+F本页面搜索或者搜索框输入问题全站搜索(题目更全)
1
儿童通常很难长时间将注意保持在教师讲课的内容上,这属于( )差。
A:注意稳定性
B:注意转移
C:注意广度
D:注意分配
答案:
2
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稳定性
答案:
3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
A:思维
B:感觉
C:注意
D:记忆
答案:
4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
A:差别感觉阈限
B:绝对感觉阈限
C:相对感觉阈限
D:阈限
答案:
5
读毛泽东《沁园春·雪》,脑海中浮现北国冬日景象,这是( )。
A:思维
B:再造想象
C:记忆
D:幻想
答案:
6
到一片稻田,心中想着把它变成高尔夫球场后的样子,这种心理过程属于( )。
A:感觉
B:想象
C:知觉
D:思维
答案:
7
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这称为( )。
A:亮度恒常
B:大小恒常
C:形状恒常
D:颜色恒常
答案:
8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
A:学习需要
B:成败归因
C:成就动机
D:学习期待
答案:
9
保持信息在1秒以内的记忆是( )。
A:长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永久记忆
D:短时记忆
答案:
10
灵感现象是( )思维的结果。
A:分析
B:发散
C:聚合
D:直觉
答案:
11
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 )。
A:恒常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选择性
答案:
12
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A:晕轮效应
B:投射效应
C: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
13
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
A:思维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负向迁移
答案:
14
人们进入商场,个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答案:
1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指的是( )。
A:味觉适应
B:明适应
C:暗适应
D:嗅觉适应
答案:
16
能再认的,一定能再现,这一说法( )。
A:有一定道理
B:正确
C:不正确
D:不好判断
答案:
17
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C: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D: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答案:
18
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 )。
A:辐合型
B:场独立型
C:场依存型
D:沉思型
答案:
19
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 )。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感知觉
答案:
20
小学生通过认识乌鸦、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形式是( )。
A:概念
B:推理
C:综合
D:判断
答案:
21
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 )。
A:方位知觉
B:时间知觉
C:爬行知觉
D:深度知觉
答案: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较难得分:2
22
气质类型( )。
A:有好有坏
B:都是坏的
C:无好坏之分
D:都是好的
答案:
23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 )。
A:没有区别的
B:可以转化的
C:没有关系的
D:不能转化的
答案:
24
通过( )过程,人们可以对各种感觉信息按事物的一定关系和联系,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映象。
A:记忆
B:知觉
C:感觉
D:学习
答案:
25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答案:
26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抑郁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
答案:
27
“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聚合思维
D:抽象思维
答案:
28
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
A:注意分配
B:注意广度
C:注意转移
D:注意稳定性
答案:
29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
A:无意后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答案:
多选题
1
学生正在上课,突然大风把门吹开,大家不约而同地看过去,这种现象叫作(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答案:
2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
A:复杂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流畅性
答案:
3
根据心理活动指向,可以将性格分为( )。
A:外向型
B:理智型
C:情感型
D:内向型
答案:
4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正向希望和期待导致学生成绩提高的现象可称为( )。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光环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期望效应
答案:
5
以下几种现象能够典型表现“注意的集中性”的是( )。
A:学习英语要眼到、耳到、口到、手到
B: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D: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答案:
判断题
1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遗传因素更重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
人在应激状态下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这是因为个体在意外刺激作用下必须调动体内全部的能量以应付紧急事件和重大变故。
A正确
B错误
答案:
3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心境的长期性是指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4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A正确
B错误
答案:
5
对于心理辅导而言,克服障碍是基本目标,学会调适是高级目标。
A正确
B错误
答案:
6
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和心境相比,激情在强度上更大,但维持的时间一般较短暂。激情也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当激情到来的时候,大量心理能量在短时间内积聚而出,弥散性和长期性如疾风骤雨,使得当事人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
7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 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A正确
B错误
答案:
8
长时记忆是指永远忘不掉的记忆。
A正确
B错误
答案:
9
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自己有能力作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这些决定,有责任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深信这样的行为是切实可行的。独立性不同于武断。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0
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由个人在其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1
意志和情感密不可分,情感过程推动或阻碍着意志行动的实现,意志对情感具有调节作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遗传和环境对一个人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遗传和环境对一个人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B. 环境决定人的潜能是否能发挥出来,以及发挥到什么程度b. C...
查看答案 -
“父母非常关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什么都要管”这一较为常见的现象,展现了家庭的哪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非常关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什么都要管”这一较为常见的现象,展现了家庭的哪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选择一项:a. A. 家庭亚系统和界限...
查看答案 -
在小刚的家庭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妈妈管得越多,小刚就越不会表达自己;越不会表达自己,越不能自主;妈妈就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道理,管得越多。这一现象展现了家庭的哪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小刚的家庭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妈妈管得越多,小刚就越不会表达自己;越不会表达自己,越不能自主;妈妈就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道理,管得越多。这一现象展现了家庭的哪一...
查看答案 -
大学的学业环境和人际模式与中学相比都有诸多不同,以下哪一点不属于这种不同?()
大学的学业环境和人际模式与中学相比都有诸多不同,以下哪一点不属于这种不同?()选择一项:a. D.更注重个体的独立性b. B. 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c. C. 学...
查看答案 -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以下哪个词最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以下哪个词最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选择一项:a. C.天人合一b. D.心情舒畅c. B.自由自在d. A.十全十美...
查看答案